超级大片排片占比达80% 已成“潜规则”

面对《变形金刚5》的高排片,其实这并不是只有《变5》上映时才独有的现象。事实上,一旦有超级大片上映,排到60%以上、甚至80%的现象也不是特例,这已经成为一种默认的排片规则。而其他影片,只能见缝插针地排一场。这就导致很多口碑不错的电影,被大片挤压得几乎没有生存空间。

每经编辑 牟璇    

每经影视记者 牟  璇

每经影视编辑 温梦华

这些年,关于排片不公平、优质影片得不到好场次的问题,一直是整个电影市场屡屡发生的现象。

“《闯入者》排片量之少、排片场次之边缘,现实情况之严峻都超出我们的想象。”2015 年《闯入者》上映时,导演王小帅发布公开信希望增加排片。《闯入者》豆瓣评分7.6 分,证明观众对其质量也是认可的。

“我看了《心迷宫》,拍得非常好,但是排片实在太少,我想给朋友推荐,都没有合适的场次可以看了。”影迷很惋惜。《心迷宫》豆瓣评分高达8.6 分,是近六年(截至2017 年5 月)来国产院线电影评分最高的影片。

“草原上,狼群的生存空间被人类侵占。院线上,《重返·狼群》的生存也岌岌可危,豆瓣评分只有4.8的《变5》横行中国影市排片超70%,而评分8.0的《重返·狼群》排片却1%左右,大量想看该片的观众无片可看。请还狼群应有的生存空间与活着的尊严!”《重返·狼群》导演亦风如此呼吁到……

关于排片不公平的争议,在不少电影身上都发生过,但同时也有不少电影凭借着高口碑创造出奇迹,例如《大圣归来》、《夏洛特烦恼》、《摔跤吧!爸爸》……那么,争议之下,各大院线是否应该为小众高质量影片高排片,这些电影的生存之路又在哪里?

(每经制图)

影迷呼声:应该给观众更多选择的机会

这并不是只有《变形金刚5》上映时才独有的现象。事实上,一旦有超级大片上映,排到60%以上、甚至80%的现象也不是特例,这已经成为一种默认的排片规则。而其他影片,只能见缝插针地排一场,还几乎都是早上、深夜尴尬的时间段。

这就导致很多口碑不错的电影,被大片挤压得没有生存空间。

从最近档期来看,还有《冈仁波齐》《重返·狼群》《原谅他77次》《缉枪》《忠爱无言》《内心引力》等影片上映,这些影片中,除了《缉枪》豆瓣评分6.8分稍显逊色,其它影片在7分以上,相比之下《变形金刚5》的豆瓣评分仅4.8分,6月28日的市场排片却高达58.6%。

有影迷提出,人民大众有权利看到好电影,在发行放映环节,影院作为公共产品,有责任宣传和推广我们的好电影,大众应该多一些选择的权利,而这就需要影院在排片上进一步优化。

资深影评人“桃桃林林”最近在她的文章里感叹道:“先不说《变5》质量如何,就算是质量特别好的电影,当它的总排片超过整体排片一半,甚至六成、七成以上时,同样是特别不合理或者说是不健康的。总要让观众有更多选择的机会嘛,从早到晚只排一部,你们倒是省事,而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不就是直接撵人嘛。”

院线人士:再不支持就没人投这类电影了

从影迷的角度,我们似乎被那些重画面不重剧情、重卡司不重内容的影片欺骗了太久,所以当《重返·狼群》《冈仁波齐》出现时,我们发自内心地呼唤给好电影更多的空间。

从院线的角度,保证上座率、影院盈利,从而使院线体系能够合理经营,这似乎也是无可厚非的。不过我们也能看到,一些良心电影人面对好电影时,即使没有一丝利益关联仍然深情呼唤对好电影的支持。

北京新影联影业总经理贺文进没有参与《冈仁波齐》一分钱的制作和投入,他仅仅是被这部电影所打动,在接受每经影视采访时,他说:“我并不是说支持某一部电影,而是想呼吁我们电影从业人员,无论是发行、影院终端、还是制作,只要拍出内容过硬的好电影,大家要一起支持。我也知道,电影有商业的规律,所以影院也有经营上的各种压力,商业影片排得多无可厚非。但有些有品质的电影,如果没有机会让观众看到,很可惜。”

拍出这样电影的导演,如果票房太低,以后就没有人去投资,他们可能就没有机会做电影。而且现在电影市场是多样的,观众对这类没有明星却内容很好的电影也有需求。如果电影院只放商业片,对观众也是不公平的。”贺文进表示。

资深电影发行人滕军则认为,电影总归还是商品属性,应该按照市场规律来办事。艺术电影、小众电影确实有它的市场,但无论市场和关注度的大小,大多数人还是喜欢商业片的。影院经理的排片也不是定死的,每天都会动态调整,如果电影上座率高,影院经理自然会增加排片;如果上座率低,就减少排片。不同的影片有不同的发行策略,小众电影有不一样的发行策略。不能太妖魔化院线排片的倾斜,而应该多从自身的角度去考虑。

其实,分线发行的逐渐推广也将为这些电影带来空间。去年10 月,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正式成立,万达电影、保利万和院线、中影院线、卢米埃影业等联盟成员拿出共100 个影厅,作为首批加盟影厅放映艺术电影。

不过,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增加好电影的数量。贺文进说:“我国目前艺术好电影每年不足十部,量是远远不够的,而量怎样才能有,就是希望每一部得到支持,当投资方发现拍这种片子并不一定赔钱,这样才有更多投资人、导演、投资团队愿意来做。”

责编 宋德萍

Copyright© 2014 成都每日经济新闻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90017  

网站备案号:蜀ICP备19004508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20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