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部门该如何拔掉“停牌钉子户”

患有“停牌拖延症”的上市公司被交易所的规则医好了,但仍有不少“停牌钉子户”还在A股安营扎寨。

500285209_banner.thumb_head

图片来源:摄图网

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目前两市仍有23家上市公司停牌逾150天。*ST新亿停牌近3年,沙钢股份、深深房停牌逾2年,万达电影停牌则长达15个月。

这些企业长期停牌的理由,多和并购重组相关。

*ST新亿是由于破产重整出现变数,万达电影在重组遭到深交所问询后便没了下文,深深房则是因恒大地产借壳而一直停牌。虽然上市公司长期停牌各有各的原因,但不可否认,这让参与资金被冻结无法流通,百万投资者交易权受阻,不少市场人士疾呼复牌。

停牌制度设立的初衷,是为解决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加强内幕信息管理等,但有些“歪嘴和尚”却把好经念歪了。

停牌机制催生出了为重组发行锁价、躲避特殊市况、方便市值管理等多种功能,如2015年A股异常波动期间,为了躲避大跌,曾经出现千股停牌的“盛况”;再如股市持续低迷,诸多质押股份比例较高的上市公司大股东面临爆仓风险,为避险常常以停牌来应对;还如某些上市公司遭到“门口野蛮人”的举牌,为此上市公司往往会通过停牌的方式寻求对策。

不仅导致大量筹码被锁定,降低了资金和资源流动与配置的效率,影响市场流动性和活跃度,破坏市场秩序和环境,还让投资者丧失了基本交易权利,不得不承担投资机会的损失。

为了根治乱停牌,交易所完善政策,规定了并购重组最长停牌时间,如上交所要求“除重大资产重组事项依法依规须经事前审批或者属重大无先例之外,上市公司筹划重大资产重组累计停牌时间不得超过5个月。”这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让患有“停牌拖延症”的上市公司有所收敛,停牌公司数大减,但仍还有“钉子户”不为所动,实际案例操作中,停牌时间超过5个月的公司不在少数。

图片来源:摄图网

“不知因何而停,不知停到何时”成了持有这些停牌公司股票投资者的共同疑问,实际上,股市在下行通道,通过停牌躲避大跌的套路已经不管用了,复牌补跌概率极高,资金蜂拥出逃加大了“踩踏”风险。弱市难以独善其身,上市公司的小算盘打得再精也无用。

要想扼杀上市公司“长期停牌”之风,监管还得发力。

一方面,交易所要加强对申请停牌上市公司报告的审查力度,定期抽查停牌过程中项目进度与初始报告的对比吻合程度,对于那些存在明显出入的停牌公司,一经发现便应强制复牌,同时给予相应的处罚。

另一方面,对那些滥用停牌权利,信息披露不真实、不准确、不完整及违反相关公开承诺的上市公司,交易所可采取监管措施或予以纪律处分,情节严重的,交易所应及时提请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核查并做出严肃处理,同时,建立投资者补偿机制,补偿因停牌时间过长导致的损失。

只有在从严监管、大幅提高违规成本的环境下,“停牌钉子户”才有可能被拔除。

来源:证券时报 作者:程丹

责编 杨诗涵

Copyright© 2014 成都每日经济新闻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90017  

网站备案号:蜀ICP备19004508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20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