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个项目总投资109.7亿元 新都轨道交通产业再引“强外援”

10月12日下午,作为“2018成都国际轨道交通大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主题为“质量引领•安全护航”的2018国际轨道交通产业发展新都峰会在成都举行。

本次峰会不仅大牌云集,邀请到国内外高端专家把脉轨道交通产业发展,更带来多个实质性成果——国内首个轨道交通大数据研究基地正式落户成都新都区;签约仪式上,总投资109.7亿元的25个轨道交通重大项目宣布正式“牵手”新都,进一步汇聚上下游企业,加速打造具有新都印记的轨道交通产业集群。

每经记者 余蕊均    每经编辑 杨欢

交通的灵魂在速度。从时速350公里的京津城际铁路开通到“八纵八横”高铁网初具规模,中国高铁用十年时间完成了跨越式发展,更成为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一张“金字招牌”。

为贯彻高质量发展要求,抢抓城市化发展战略机遇,10月12日下午,作为“2018成都国际轨道交通大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主题为“质量引领•安全护航”的2018国际轨道交通产业发展新都峰会在成都举行。

本次峰会由西南交通大学、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成都市新都区人民政府、每日经济新闻联合主办,吸引到来自国际轨道交通行业专家学者、企业代表以及国内重要轨道交通企业代表、产业园区代表等300余人参加。

峰会通过汇聚国内外轨道交通领域优势力量,围绕轨道交通产业的质量建设、安全运营的话题,交流国内外先进经验,分享新技术和新模式,探讨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如何提升国际合作水平,共同推动轨道交通产业高质量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峰会不仅大牌云集,邀请到国内外高端专家把脉轨道交通产业发展,更带来多个实质性成果——国内首个轨道交通大数据研究基地正式落户成都新都区;最新发布的《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潜力报告》中,新都区作为成都唯一区县,入选全国8个轨道交通产业发展最具潜力区域;签约仪式上,总投资109.7亿元的25个轨道交通重大项目宣布正式“牵手”新都,进一步汇聚上下游企业,加速打造具有新都印记的轨道交通产业集群。

国际国内高端专家云集
论道轨道交通质量与安全

每经记者 张建 摄

“假以时日,成都一定能够建设成为中国乃至世界轨道交通的研发高地和产业集群重镇。”徐飞说,随着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轨道交通出行,安全问题已然成为全世界、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聚焦“质量与安全”,对当今世界轨道交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质量引领,安全护航。嘉宾们一致认为,轨道交通产业已经迎来新一轮黄金发展期,轨道交通作为成都突出发展的五大优势产业之一,已初具规模,产业的壮大也促使成都积极思考更深层的发展。

作为本次峰会的主办方之一,成都市新都区委书记许兴国在致辞中表示,当前,新一轮城市大发展正促使城市轨道交通里程数爆发式增长,智能控制、质量标准、检验检测、安全运营等新技术、新业态蓬勃发展,轨道交通产业的市场边际不断延伸。质量与安全已经成为引领轨道交通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引擎,贯穿轨道交通产业全生命周期,市场前景广阔,产业集聚力强。“新都将深刻把握发展新趋势、抓实发展新机遇,加快构筑创新、质量、安全、开放、业态、人才’六维支撑’产业格局,推动轨道交通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在随后进行的主旨演讲中,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举、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认证认可技术研究中心机构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卫华、加拿大城际交通局战略规划师Matt Kelly等重量级嘉宾分享了国内外的探索实践经验,建言轨道交通高质量发展。

一个趋势是,伴随着轨道交通大发展和城市的发展转型,中国已经迎来地铁加物业发展的浪潮。刘举认为,“地铁+物业”模式需承担更多的使命、复合更多的功能,形成“ TOD+ ”的城市发展新模式和都市生活新方式。同时,他对成都近年来对TOD模式的探索以及新都的轨道交通发展表示高度肯定,“城市发展离不开轨道交通,两者相辅相成,我们也很高兴看到,随着城市发展,成都的轨道交通产业有了跨越式的发展。”

在列车全面提速的大背景下,人们对新时代的轨道交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安全、环保、舒适、便捷等新时代乘客的基本需求呼吁轨道交通体系整体的质量提升。李卫华说,“质量与安全是轨道交通的核心命题,成都新都区这次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通过不断交流碰撞,共同推动产业的健康发展。”

在MattKelly看来,“黄金期”给全球轨道交通产业带来巨大机遇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诸多挑战,需要尽快建立全球互信互任的轨道交通质量检测、认证标准。他特别提到,成都近年来发展轨道交通产业卓有成效,而中车等龙头企业在新都区落户,则极大提升了成都轨道交通的整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在随后举行的圆桌论坛环节中,太和智库欧洲中心主任、前世界经济论坛欧洲业务副总裁、博士Thorsten Jelinek,约克大学舒力克商学院教授、多伦多市政府高级顾问参事Alan Middleton和西南交大首席教授张卫华,中车成都机车车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周建乐等嘉宾围绕“未来轨道交通时代的质量与安全”展开一场高质量的中外对话。值得一提的是,嘉宾们对当天上午参观的轨道交通产业园印象深刻,认为园区设计理念先进,新都区政府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可谓诚意满满。

新都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一带一路”是撬动轨道交通产业发展的天然支点,毗邻成都国际铁路港的新都理所当然抢得发展先机。作为“南丝绸之路”起点城市,新都非常希望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携手共迎轨道交通产业的“黄金时代”。

“潜力报告”重磅出炉
成都新都区获评产业最具潜力区域

每经记者 张建 摄

在开往未来的轨道交通上,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的使用,无疑将有助于实现更加准确可靠的安全预警。引入大数据,正是本次峰会的一大亮点。

现场,作为中国轨道交通人才培养和科技研发重要机构的西南交通大学与全国主流财经媒体每日经济新闻联合发布《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潜力报告》,囊括多个潜力榜单,全方位、数据化展现了中国轨道交通发展现状和前景。

在“中国城市轨道交通产业发展潜力排行榜”中,成都位列中西部城市首位,仅次于北京、上海、深圳,同时,新都区作为成都唯一入选区县,与全国其他7个区县一同被评为全国轨道交通产业发展最具潜力的区域。

新都地处中国西部最具发展活力的成都平原经济圈的核心地带,作为推动“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实践地,近年来轨道交通产业发展迅速,成为耀眼新星。

本次峰会上,新都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吴昊还向与会嘉宾介绍了新都未来城市发展的方向——作为成都市新晋的中心城区,新都正全力做强现代轨道航空装备研发制造中心、国际商贸物流中心、天府文化音乐文创中心、国际智能家居研发制造中心、成北生态屏障五大功能支撑,以建设国际开放、创新智造、品质魅力、生态宜居四大新城区为城市发展目标,打造具有现代化国际范的成北新中心城区——新都的未来潜力和投资机遇得到广泛认可。在当天同时进行的“2018成都国际轨道交通大会•城市轨道交通产业发展论坛”上,新都区人民政府副区长秦天也就新都的投资环境做了推介,新都正以一个崭新形象进入更多人的视野。

事实上,自2014年中车布局西南地区的最大产业园至今,新都已形成了以中车成都为“龙头”,30余家核心配套企业为支撑的产业集群,“高速铁路运营安全空间信息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交铁检验认证研究院(成都)有限公司”“轨道交通运营空间安全技术实验室”等项目相继在新都落地。近期,新都与西南交通大学正式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和轨道交通国家质量基础(NQI)创新基地,未来双方将共同构筑占地1000亩的西南交通大学轨道交通创新谷,校地合作进一步升级。

发展轨道交通产业,新都提出,按照“跟跑动车、竞跑城轨、领跑磁浮”三步走策略,努力建设世界一流轨道交通创新高地、中国西部轨道交通装备制造维保基地、面向“一带一路”轨道交通装备造修出口服务基地。

投资109.7亿元 25个项目集中签约
国内首个大数据研究基地花落新都


每经记者 张建 摄

本次峰会上,由西南交通大学、每日经济新闻共建的中国轨道交通大数据研究基地宣告落地新都。据悉,这是国内首个轨道交通大数据研究基地,将建立国内覆盖最广泛、数据类型最全面、信息内容最丰富的轨道交通大数据信息库,用大数据赋能轨道交通发展,对中国轨道交通发展有着重大的创新意义和突破意义。

研究基地落地新都,辐射西部。据相关负责人介绍,研究基地将促进新都轨道交通产业技术研发、创新智造再上新台阶,也将为推动轨道交通外贸产能向新都转移汇集提供有力支撑。

与此同时,本次峰会,总投资109.7亿元的25个轨道交通重大项目集中签约,襄阳国铁机电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省红星轨道车辆装备有限公司、广东利世康低碳科技有限公司、西藏智材新材料有限公司等“强外援”正式加盟,进一步壮大新都的轨道交通产业实力。

据悉,近年来,新都紧紧围绕轨道交通9大核心技术和10大关键零部件,引进轨道交通产业项目38个,总投资超过130亿元,建成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252亿元,年税收11.5亿元。中车成都轨道交通产业园区基础设施正在加快建设,已启动投资35.78亿元的道路、管网、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规划50万平米标准化厂房,已启动20万平米标准化厂房建设;占地1085亩的“兴香城”人才公寓项目,首期66.7亩、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已开工建设。新都在保障项目落地、服务企业生产方面,真正做到了无微不至、全力投入。

本次峰会立足西南,放眼全球,不仅云集了海内外的产业发展的智慧与经验,更促进了新都乃至整个西南地区轨道交通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为新都区实现轨道交通运营安全产业领先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为成都市打造世界轨道交通之都贡献了新都力量。

责编 杨欢

Copyright© 2014 成都每日经济新闻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90017  

网站备案号:蜀ICP备19004508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20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