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2018年仅出让10宗居住用地 未来出让方式或生变

与杭州、上海、北京等今年前11月土地成交金额已超千亿甚至两千亿元的城市相比,今年深圳前三季度仅150多亿元的土地成交额确实有些拿不出手。

每经记者 袁恩泽    每经编辑 魏文艺    

临近年末,深圳的土地市场出现供应小高潮。11月,深圳推出13宗地,供应面积119.53万平方米。其中颇受市场关注的是原定11月30出让的尖岗山A122-0357宗地。但据最新消息,该地块将延期至12月19日出让。该地块是2015年12月泰禾以近8万/平刷新楼面价纪录后,尖岗山时隔3年再次拍卖住宅用地。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发现,深圳市2018年全年共出让63宗土地,其中居住用地性质的地块仅10块,其余大部分地块为工业用地、商业用地、物流用地性质。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深圳今年共推10块宅地

第四季度深圳土地市场迎来“小高峰”。据美联物业统计,深圳在第四季度超过20宗土地出让,而10月份已经完成了8宗土地的出让。

横向来看,11月以来多地出现土拍盛宴。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年底土地集中出让,还有平衡供需的意图。今年是一个补库存的年份,年底各地土地供应出现明显上升,也印证了这一看法。“我们感受到最近一线城市年底土地供应在增加,这说明一线城市在未来土地供应方面还是力求充足的。”

以深圳为例,综合易居研究院《中国百城土地储备报告》及中原地产研究中心数据,今年前10个月,深圳有4个月土地0交易,其余几个月土地交易也处于低位。但在刚刚过去的11月,深圳推出13宗地,供应面积119.53万平方米,反差不可谓不大。

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旅游与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宋丁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今年以来调控趋严,而调控首先是从土地端开始。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上半年深圳在土地供应方面比较保守。但到了年末,出于平衡土地供应、完成财政收入等因素考量,开始大规模供地。”

记者据深圳市土地房产交易中心出让数据统计,截至2018年12月28日,除了深汕特别合作区5宗地之外,深圳2018年全年共出让63宗土地,其中居住用地性质的地块仅有10宗:宝安区铁岗地区1宗;光明区马田街道、光明区光明街道各1块;光明新区观光路以北、科新路以东1宗、龙华区福城街道1宗、大鹏新区葵涌办事处坝光地区1宗、坪山区金牛东路与创景路交汇处2宗、龙岗区宝龙街道1宗、龙岗区平湖街道1宗。其余大部分地块为工业用地、商业用地、物流用地性质。

深圳2017全年卖地出让金额共计754.9亿元,合计出让42宗土地。而观察今年深圳的土地出让,按照建面楼价来看基本在5300元~25000元/平方米,且基本都有限制条件,如限制地价、限制一些销售条件等。

与去年相比,今8年前三季度深圳土地出让共39宗、成交总金额152.13亿元,与2017年的土地出让金额相去甚远。而且深圳今年的土地多数是采用限地价等销售方式,也有不少宅地是安居房用地。

限售和租赁用地或成主流

实际上,由于土地资源的限制,深圳近年来公开招拍挂的住宅土地极少,旧改成土地开发主要动力。而从今年上半年深圳宅地出让的情况来看,限售和租赁用地有望成为今后住宅用地出让的主要方式。

深圳市土地房产交易中心出让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深圳共出让26宗土地,出让金额109亿元,同比降低67%。其中住宅用地为4宗。

在今年2月1日,深圳一口气出让4宗居住用途土地,分别位于龙岗和坪山。总建面超过25万平方米,全部采用“单限双竞”的办法挂牌出让,起始金额17.48亿元,最高限制总地价25.985亿元。其中只有1宗用地可用于销售,而且还有一个前置条件:施行限售政策,限售期为5年;剩下4宗均为“只租不售”用地。

最终,5年限售地块由中海地产以12.5亿元竞得,楼面价为25493元/平方米;1宗“只租不售”地块被深圳市人才安居集团竞得。

11月30日,位于宝安区西乡和福永的两宗住宅用地挂牌出让,起始价分别为20.6亿元和7.34亿元,最高限价26.78亿元和9.54亿元,同样采用“单限双竞”方式出让,即:限成交地价、竞成交地价、竞人才住房或公共租赁住房面积。

随着政策调控趋严,深圳市各种限竞房、保障房在住房供应中的比重逐渐增加。今年土拍中深圳市人才安居集团频频现身,将建设共有产权房、人才房、安居房等多种物业类型的居住用地收入囊中。

甚至,深圳人才安居集团还以18.84亿元拿下东莞塘厦3.9万平方米商住地,用来建设深圳的人才住房。这被业内解读为深圳在“借地建房”上打响了第一枪。

今年8月份,深圳《关于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供应与保障体系的意见》中提出,至2035年,深圳将新增住房170万套,其中人才住房、安居型商品房和公共租赁住房占总量60%左右,总量不少于100万套。

不难看出,要完成上述公租房的建设目标,未来深圳土地供应将呈现一定的结构性调整倾向,即在供应端即提出限竞、共有产权、保障房、安居房等要求,达到增加这类住房供应比例的目的。另一方面,“限房价、竞地价”出让的土地也有利于降低房企的拿地成本,从而避免将高拿地成本转嫁到购房者身上、提高房价的情况。

多位业内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要多渠道供应、租购并举,未来共有产权房、人才房、安居房等多种物业类型用地进入市场完善供应是必然趋势。

责编 魏文艺

Copyright© 2014 成都每日经济新闻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90017  

网站备案号:蜀ICP备19004508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20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