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芯”征程

在当前国际环境下,国内集成电路产业在某种程度上迎来了发展机遇。国内很多城市都在加大投资力度和政策支持,将其作为重点发展的高科技产业,有媒体统计,从2018年以来,已有十多个城市紧锣密鼓地推出集成电路政策。

每经记者 杨欢 刘艳美    每经实习记者 刘美琳    每经编辑 江然    

“如果核心元器件严重依赖外国,供应链的‘命门’掌握在别人手里,那就好比在别人的墙基上砌房子,再大再漂亮也可能经不起风雨,甚至会不堪一击。”

图片来源:摄图网

今天上午九点,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在深圳华为总部参加媒体圆桌会。这是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15日宣布将华为列入所谓“实体清单”,要求任何向华为出售产品的美国公司必须获得许可特批后,任正非首次接受国内媒体采访。

谈及国内芯片行业的发展,任正非指出,“目前这种形势,我们确实会受到影响,但也能刺激中国踏踏实实发展电子工业。过去的方针是砸钱,芯片光砸钱不行,要砸数学家、物理学家等。”

在此之前,针对美国的禁令,任正非已公开表示:“即使高通和其他美国供应商不向华为出售芯片,华为也‘没问题’,因为‘我们已经为此做好了准备’”。

他的底气来源于几年前华为坚定发展自研芯片的战略。5月17日,华为海思总裁何庭波发内部邮件称,“今天,是历史的选择,所有我们曾经打造的备胎,一夜之间全部转"正"!”

过去,很多国产芯片公司往往只能作为整机厂的“备胎”,甚至连“备胎”资格也没有。2018年的一组数据,中国的芯片市场需求占全球50%以上,部分芯片占70%~80%,而90%依赖于进口,国产芯片只能自供8%左右。

不可否认,在当前国际环境下,国内集成电路产业在某种程度上迎来了发展机遇。国内很多城市都在加大投资力度和政策支持,将其作为重点发展的高科技产业,有媒体统计,从2018年以来,已有十多个城市紧锣密鼓地推出集成电路政策。

传统重镇再发力

说到国内半导体产业实力,大家首先想起的应该是长三角,依赖于从上海辐射到周边的完善产业链配套,加上当地高校培养的人才,该地区的半导体产业地位不可撼动。

以“龙头”上海为例,2018年上海集成电路产业销售规模达1450亿元,占全国的1/5。作为集成电路的传统重镇,在这里诞生了我国第一条8英寸生产线、国内集成电路产业领域第一家上市公司、国内第一条完全由国资控股的12英寸生产线……

早在今年3月下旬,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应勇在调研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时就曾强调,集成电路是国之重器。打造集成电路产业高地,既是国家赋予上海的重大任务,也是上海发挥自身优势、服务国家战略的职责使命。

今天下午,上海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提到,将全力打造集成电路创新高地。

具体而言,上海市经信委总工程师张英表示,上海将进一步突破制造工艺、核心设备、硅片制造等核心关键技术与产品,加快向积塔半导体、中芯国际、华力二期等重大产业项目的建设,推动集成电路、智能传感器两个国家创新中心的能力提升,加快行业共性技术的支撑,全面启动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的建设,推动龙头企业的落地。

另一个正在发力的城市是深圳。作为华为的总部所在地,5月初,深圳市政府正式下发《深圳市进一步推动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3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以及配套的《关于加快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措施》。

“突破短板,补齐芯片制造和先进封测缺失环节”是该《行动计划》的首要任务。

其中,深圳计划引进芯片制造生产线,定位28纳米及以下先进制造工艺和射频、功率、传感器、显示驱动等高端特色工艺,加强与全球集成电路制造龙头企业的合作,投资建设1-2条8-12英寸生产线。

作为全国新兴科技产业发展的重要阵地,深圳的集成电路产业不论是在水平,还是产业规模上都一直走在前列。

中国半导体协会数据显示,去年深圳集成电路行业实现销售收入897.94亿元,其中IC设计业销售额为758.7亿元,已连续6年位居全国芯片设计行业第一。

此外,背靠粤港澳大湾区,深圳的资源优势明显。如广州市半导体协会会长陈卫所言,“粤港澳地区的半导体产业能够(实现)优势互补,广州擅长集成电路应用市场开发,深圳的集成电路设计业规模多年稳居全国第一,澳门的模拟芯片研发处于世界领先水平,香港则是对接国际市场和科研交流的重要窗口。”

目前,深圳已连同广州、珠海、香港、澳门,五地一起成立粤港澳大湾区半导体产业联盟,共同搭建粤港澳大湾区半导体产业平台,进一步深化内地和港澳交流合作,提升湾区半导体产业竞争力。

新兴势力正崛起

除上述两大“龙头”外,自2014年以来,各大城市也开始“跑步”入场,布局集成电路产业。其中,以杭州、无锡、苏州、南京、合肥、武汉、成都及西安等表现最为瞩目。

以杭州为例,作为全国七大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之一,浙江80%以上设计企业和90%以上设计业务收入都集中在杭州。2018年,杭州集成电路设计销售额同比增长57.56%,首次超越100亿元,位列深圳、北京及上海之后。

不过,杭州也有明显“软肋”——“设计强,制造弱”。很长时间以来,杭州甚至连一条集成电路代工生产线都没有。如何改变“跛脚”走路格局?2017年9月,《杭州市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规划》出炉,明确提出“以设计带动制造”发展思路。至于成绩如何,还需时间检验。

同处长三角的南京也提出,举全市之力打造“全省第一、全国前三、全球有影响力”的集成电路产业地标。

在上周于南京举行的世界半导体大会上,南京市长蓝绍敏透露,南京已集聚包括台积电等龙头在内的近260家集成电路企业。当前,南京正重点打造“芯片之城”——江北新区。根据目标,到2020年,新区将集聚集成电路企业超300家,集成电路产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

中西部地区,成都与西安也在频频发力。

2017年,成都集成电路产业实现产值超670亿元,仅次于上海、北京、深圳等“第一梯队”。总体来看,随着英特尔、华为、德州仪器、恩智浦、紫光等一批行业龙头相继落地,成都已形成贯穿设计、制造、封测及软硬件配套的完整产业链。

但尴尬的是,核心研发设计环节,在成都集成电路产业中占比不到10%。为此,去年11月,成都发布《支持集成电路设计业加快发展若干政策》,意图大力补足短板。

西安集成电路产业近几年也发展迅猛。2011年至2017年,西安集成电路产业产值从100多亿元增至600多亿元,复合增长率超30%。

这其中,不得不提到世界最大闪存和内存芯片制造商——三星电子。2014年,总投资达100亿美元的三星电子存储芯片一期项目在西安投产,带动100多家配套企业落户,西安也由此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

此前有消息称,三星将在西安扩建二期项目,总投资超140亿美元。不过目前来看,这一投资还存在不确定性。

突破的核心点

中国的芯片产业在高速发展,2004年至2018年,中国芯片产业总值从545亿元涨到了6532亿元,平均增长速度是当期全球增长速度的四倍左右。然而不可忽略的是,现阶段我国的芯片发展仍存在一些挑战。

首先是相关专业人才缺口巨大。《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人才白皮书(2017-2018)》指出,到2020年,我国集成电路行业人才需求规模约72万人左右,而我国现有人才存量40万人,专业人才缺口将达32万人。

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副理事长于燮康表示,如果说现在集成电路的人才缺口是30万,那么未来随着芯片需求的增加,人才缺口只会越来越大。

他以一组数据对比道:2018年全国本硕博毕业生数量超过800万人,但集成电路专业领域的高校毕业生中,只有3万人进入本行业就业。

人才缺口又造成了恶意竞争现象,进而加剧了生产成本。清华大学微电子研究所所长魏少军曾做过一个统计,“中国大陆从事芯片设计的工程师,平均薪酬已经高于台湾。我们的产品没有人家好,但是成本却比人家高。”

对此,芯谋研究院首席分析师顾文军认为,首要的是高校应尽快扩大相关专业的招生名额。“半导体是一个综合学科,不仅是集成电路和电子,包括数学、物理、化学、材料、机械等半导体相关学科的招生指标都应大幅提高。”

此外,顾文军也呼吁把微电子学科提升为一级学科。专业人才需“提量”,也需“提质”。他尤其提到了团队分散对芯片行业发展的冲击。在他眼中,半导体是一份依靠企业竞争和规模竞争,依靠团队合作而非单打独斗的行业。

“个别人利用地方政府对半导体的高度重视,甚至出现了今年在A设立公司拿到资金,第二年再流窜到B地,第三年再到C地。人分散开来,甚至出现了以创业为职业的现象。”这对于行业发展是极其不利的。

大力发展集成电路的一个副作用,就是全民大造集成电路。对此,魏少军曾坦言,“集成电路并不是一个能够遍地开花的事情。”

在顾文军看来,集成电路行业本身是一个高度市场化、高度专业化、高额投资的行业,“发展集成电路对一个地区的经济实力、产业环境、人才素质的要求都极高。”

当前各大地方政府积极投身“芯片大战”,但与此同时也需更加谨慎。如顾文军所言,“要让实力不够的地方政府敬而远之,让有实力的地方政府大力发展。”

责编 杨欢

Copyright© 2014 成都每日经济新闻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90017  

网站备案号:蜀ICP备19004508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20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