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甩掉“弱省会”焦虑

对于此次交出一把漂亮“答卷”的南京来说,是否正在迎来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

每经记者 朱玫洁    每经编辑 刘艳美    

刚翻过2019年,南京迫不及待公开成绩单。

据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2019 年预计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 14050 亿元、可比价增长 8%,增幅连续 11 个季度保持 8% 及以上。

尽管杭州、宁波等“万亿俱乐部”城市尚未公布2019年GDP增速,但南京已迫不及待透露,其增速“位居东部地区GDP过万亿元城市和全省首位”,拔得头筹的喜悦“溢于言表”。

近两年,外界对于南京的讨论,多集中于“弱省会”、“首位度”、“徽京”等争议话题,并时常把“后G20前亚运”光环下的杭州拉出来对照一番。对于此次交出一把漂亮“答卷”的南京来说,是否正在迎来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

增速挺住

回顾去年初定下的2019年预计增长7.5%-8%的目标,南京达到了预期最佳水平。

与东部万亿级城市相比,南京8%的年增速的确难得。先不提逼近2万亿的苏州以及体量更大的上海,在一万亿至一万五千亿区间,与南京体量相当的东部城市有杭州、宁波、无锡、青岛四座。它们尚未完全公开2019年增速,但从前三季度增速看,与8%有明显差距。

数据来源:各市统计局 制图:城市进化论

拉远视野,南京也是这5座城市中近五年唯一保持8%左右较高增速的城市。从2016年开始,无锡、宁波、青岛增速一直波动在7%~7.9%区间,至2018年已低于7.5%。

数据来源:各市统计局 制图:城市进化论

而南京最有力的对手杭州增速持续放缓,2015、2016年高于南京,2017年与南京持平,2018年,南京依旧保持8%,杭州则从8.1%放缓至6.7%。这个数据也与二者2019前三季度的表现一致。

南京和杭州作为苏、浙两省省会,常常被拿来相互比较。近年来,杭州首位度和省内辐射带动能力更显耀眼。2001年至2018年,南京GDP也一直略低于杭州,2018年排名全国城市第十一位。不过,随着2019年南京从1.2万亿量级跨越到1.4万亿,也带来一个猜想,南京能否在2019年超越杭州(杭州2018年GDP1.35万亿),跻身全国城市经济总量前十?当然,即便不能,杭州也将面对追兵渐进的局面。

数据来源:Wind 制图:城市进化论

再看南京另一个“对手&队友”苏州。南京之所以常常被诟病为“弱省会”,很大程度上正是因为这座地级市中的“战斗机”。

与隔壁省会杭州比,南京经济总量少几百亿,但论地均GDP和人均GDP,南京反而高出一截,2018年人均GDP已达15.3万元。可以说,不是南京自己太弱,而是隔壁邻居太强。

尽管经济总量要追上苏州短期来看很难实现,但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南京五年来首次缩小与苏州的GDP差距。2015年,双方差距为4890亿元,到2018持续扩大至5780亿元,而2019年这一数字缩小为5250亿元左右。实际上,这也是十年来南京二度拉近双方距离。未来能否继续“咬住”,还是个未知数。

数据来源:Wind 制图:城市进化论

“唯一选择”

能取得这样的表现,南京是如何做到的?

今年元旦过后开工第一天,南京就拿出大动作,召开“2020年南京创新名城建设推进大会”,汇聚近3000人参会。当地报道称,“规模之大、规格之高,史无前例”。

会上宣布,正式成立南京市委创新委员会,担当本市优化科技创新治理体制机制、推进创新发展的“尖刀连”;同时发布支持创新发展新一轮政策。

类似动作其实并非今年才有。从2018年开始,南京连续三年新年“第一会”主题均聚焦创新名城建设,每年发布的“创新一号文”也逐步升级。

2018年:《关于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创新名城的若干政策措施》

2019年:《关于深化创新名城建设提升创新首位度的若干政策措施》

2020年:《关于进一步深化创新名城建设加快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的若干政策措施》

2018年初,南京举行创新名城建设动员大会,正式按下“启动”键。在当年的南京市两会上,南京市委书记张敬华首次提出,“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南京的唯一选择”。

当时,南京日报发文进一步解读:“南京已经到了不创新不行、创新慢了也不行、创新抓得不实更不行的发展阶段。……从创新态势来看,全国地区之间、城市之间呈现出你追我赶的白热化竞争态势。南京如果不高点定位、下决心打造创新名城,必将在创新大局中受挤压,被边缘化,沦为一座‘平庸的城市’。 ”

同时,一组对标深圳、自曝家短的数据广为流传。

目前(2018年初)全市的高新技术企业总数1850家左右,深圳仅去年上半年的新增量就接近我们的总量。我市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45%,远低于深圳的90%……

如今,两年时间过去,南京有何进步?

不久前,尚未“去代转正”、还是南京市代市长的韩立明透露,“两年净增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已远远超过多年积累的总和”。2017年底,南京全市高新技术企业1844家,到2019年底,这一数字已达4593家。同时,2019年南京PCT专利申请达到1400件,较上年增长89%;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有所提高,达3.28%,居江苏省第一位。

图片来源:摄图网

盘活“资产”

众所周知,南京是科教大市,拥有53所高校,还有中科院6个研究所以及14所、28所、55所等一批军工科研和生产单位。 同时,南京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学科数量仅次于北京和上海;每万人在校大学生、研究生数量均排在全国第二位;在宁“两院”院士数量位居全国第三位。

可以说,这是南京最宝贵的一笔“资产”。那如何才能用好、盘活这笔“资产”?

此前,江苏就要求南京着力提高创新首位度。当下,被南京视为推进创新名城建设的一个主抓手和突破口,则是新型研发机构。

科研人员虽然掌握有新技术和科研成果,但术业有专攻,让科研人员去做市场转化、创业并不容易,这也不是高校和研究院这类平台的“主要业务”。而新型研发机构依托高校院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二次开发;提供技术、人才、研发平台支撑,培育众多科技型企业,也因此被视为研发型企业的“老母鸡”。

一个最典型的例子是,2018年4月,图灵奖唯一华人得主、时年72岁的姚期智院士到南京开始首次“创业”。由其率队组建的新型研究机构——南京图灵人工智能研究院正式成立。经过一年半时间发展,这个研究院已孵化出20个创业企业。

统计显示,截至2019年底,南京已备案四批新型研发机构,累计备案数超过210家,南京也拿出真金白银对“老母鸡”们进行扶持。

例如,对于纳入备案管理的新型研发机构,南京市财政一次性给予每家50万元平台资金补助。年底绩效评估后,还会择优发放最高500万元奖补。

这些“老母鸡”没有让南京失望。至2019年底,新型研发机构累计孵化引进企业3000多家,这正是南京高新技术企业实现爆发式增长的重要来源。在此基础上,2020年,南京是否还能有更多收获?

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

责编 刘艳美

Copyright© 2014 成都每日经济新闻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90017  

网站备案号:蜀ICP备19004508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20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