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地即开工” 成都高新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再破题

近日,成都高新区研究出台《成都高新区工业类重大项目“拿地即开工”实施办法》,旨在进一步优化招引服务和审批流程,创新重塑工业类重大项目审批服务流程。

每经编辑 刘艳美

图片来源:成都高新区提供

自全国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试点开展以来,成都高新区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实施全流程、全覆盖改革,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限从180天大幅缩减至60天,“一窗式”并联审批改革不断深化,改革步伐始终走在全国和省市相关要求的前列。

就在上个月,成都市营商环境3.0版政策体系出炉,其中明确提出:针对“办理建筑许可审批环节较多、程序复杂”等问题,继续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同时对标香港、上海,实施“一站式中心”改革,实现社会投资小型仓库、厂房等工业类建设项目全过程一站式办理。

以3.0版营商环境政策要求为指引,成都高新区正持续发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

近日,成都高新区研究出台《成都高新区工业类重大项目“拿地即开工”实施办法》,旨在进一步优化招引服务和审批流程,创新重塑工业类重大项目审批服务流程。

将以往拿地后启动的工作,前置到招商洽谈阶段,工业类重大项目耗时压缩至自项目签约到开工建设审批耗时45个工作日内,让企业“拿地即开工”成为现实……有业内人士评价,此项改革举措的突破,对疏通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堵点”意义重大。

企业一站式综合服务窗口 图片来源:成都高新区提供

前置服务、全程导办 助力项目快速落地动建

迈入3.0时代,也意味着优化营商环境改革步入深水区,需要更加敏锐且及时地解决企业遇到的实际难题。

一方面,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效,直接影响着城市拓展产业发展空间的速度,是各地提升政府服务效能、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环节。

另一方面,办理建筑许可等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复杂,涉及部门多,时间跨度长,项目类别差别大,需要根据项目类型分级分类制定审批流程。

比如,一个长期存在的共性问题是:按照以往流程,土地出让合同签订后才能办理工程规划许可、施工许可等事项,而此类事项通常耗时长、要求高,若重点工业类项目无法及时动工投产,将极大影响企业经济效益。

如何进一步提升审批时效、确保此类重大项目如期开工投产,考验着政府部门“刀刃向内”迈进改革深水区的决心和行动力。

菁蓉汇 图片来源:成都高新区提供

在此背景下,成都高新区梳理前期项目案例探索经验,并结合上海、苏州等地先进经验和自身实际,坚持分级分类监管,根据工业项目的个性化特点,研究出台《成都高新区工业类重大项目“拿地即开工”实施办法》(下称《实施办法》),全面优化招引服务和审批流程,创新重塑工业类重大项目审批服务流程。

“谋划在前,做深前期,分级分类监管,是此项改革举措的一大亮点。《实施办法》明确提出,将以往拿地后启动的工作,前置到招商洽谈阶段,突出项目前期准入的集成与并联预审服务,就规划设计、施工设计、环保条件等,对企业进行全程跟踪指导。”成都高新区网络理政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变“接力跑”为“并肩跑” 创新重塑审批服务流程

据了解,《实施办法》提出,依托成都高新区已经建立并运行的重大功能性建设项目信息系统平台(下称“信息系统平台”),建设单位通过信息系统平台提交申请资料,相关部门通过信息系统平台进行预审并推送预审意见,项目正式拿地后,原预审意见转为建设用地规划许可、工程规划许可和施工许可,加快项目落地动建。

从具体流程来看,首先是在招商接洽及申请阶段,产业功能区管理机构对接企业需求,待双方确立投资互信后,由企业自主选择申请采取“拿地即开工”审批模式,并及时召开重点建设项目专题调度会评定。

申请受理后,进入并联预审阶段,将启动供地、开展评估评审、办理开工手续等审批环节同步推进,压缩全流程审批耗时。

根据《实施办法》要求,成都高新区要全面提升营商环境指标表现,将工业类重大项目耗时,压缩至自项目签约到开工建设审批耗时45 个工作日内,其中申请受理阶段3个工作日,预审阶段35个工作日,正式文件转换及开工建设7个工作日)。

中国-欧洲中心 图片来源:成都高新区提供

如此高效的项目审批速度如何实现?

“按照以前项目审批流程‘接力跑’,一个事项审批完了,再开始下一个事项审批,7、8个环节挨个跑下来,花费的时间自然少不了。”成都高新区网络理政办相关负责人分析,此次“拿地即开工”审批制度改革,提前介入,做深做实咨询辅导,将原本串联的项目审批环节改为并联审批,变“接力跑”为“并肩跑”,多证齐发,实现了工程项目审批效率的新突破。

由单个案例举一反三 形成制度化解决方案

一个工程建设项目,从立项到竣工验收全流程所花费的时间成本,直接影响着城市拓展产业发展空间的速度。

也因此,不断优化提升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大力缩减项目审批时间,是成都高新区提升政府服务效能、优化营商环境的重中之重。

在今年为期3个月的项目招引攻坚行动中,成都高新区交出一份亮眼成绩单:累计签约注册重大项目20个,其中百亿级项目5个,占成都全市20%。

今年前10个月,成都高新区更是共引进10个百亿级项目,创下了32年以来项目招引的最好成绩。头部企业纷纷而来背后包含多重逻辑考量,但政府服务效率,必定是关键因素。

在新冠肺炎疫情和全球经济低迷等外部因素影响下逆风而上,成都高新区的“超强引力”,离不开其“处处争当排头兵”的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

成都金融城 图片来源:成都金控集团提供

“此次工程建设项目“拿地即开工”审批制度改革,就是旨在打通工业类重大项目快速审批通道,让项目落地动建更加高效。”成都高新区网络理政办相关负责人介绍。

优化营商环境改革是一场“不进则退”的持久竞逐赛,不仅要及时解决企业遇到的现实难题,更要立足个案,总结经验、固化做法、建立制度,让改革成果在更大范围、更多领域落地显效。

此次《实施办法》的出台,正是将成都高新区既有改革探索举一反三,从单个案例带动一类问题的解决,从而形成制度化解决方案的创新举措。

程晓玲/文

责编 刘艳美

Copyright© 2014 成都每日经济新闻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90017  

网站备案号:蜀ICP备19004508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20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