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现实

  • 经济增长转入“新常态”结构调整有“缓冲带”
    经济增长转入“新常态”结构调整有“缓冲带”

    年中将至,随着国家统计局6月13日发布5月份的主要经济数据,中国经济2014年“上半场”成绩基本已成定局。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叠加的阶段,面对叠加效应带来的下行压力,中国经济增速超预期下滑。经济由过去的高速增长转为现在的中高速,同时经历转型的阵痛。在此背景下,上半年,我们会交出怎样的成绩单?中国经济会不会出现“硬着陆”?

  • 陈玉宇:宏观经济换挡期来临 下半年风险犹存
    陈玉宇:宏观经济换挡期来临 下半年风险犹存

    2014年已然过半,梳理上半年决策层宏观调控的主要举措,稳增长显然是重要一环。在“三期叠加”的当下,下半年宏观经济形势往何处去,是一个各方关注的焦点。北京大学经济政策研究所所长陈玉宇认为,由于短期需求因素转弱,以及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新的风险和困难,中国经济产生突发的增速下降的风险增加了。如果下半年经济变得低迷,决策层需要打开闸门,通过宽松的信贷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解决问题,需要切记的是,这种适度宽松是为了避免经济大幅下滑的风险。

宏观·供给实践

  • 宏观调控方式谋变成型:简政放权成为“先手棋”
    宏观调控方式谋变成型:简政放权成为“先手棋”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过去宏观调控很大程度上是在需求方面进行调节,特别是在经济下行的时候,如今,这一政策导向已经开始发生转变。新一届政府在总结发扬以往需求侧调控经验的基础上,更加大胆、精准地在供给侧做文章。比如,通过简政放权,把原来政府掌握的权力放给市场、放给企业,让市场活起来,让企业愿意去生产。这种宏观调控着力激活微观活力,在减税、金融改革等方面,努力帮助企业降低成本,利于提高企业发展能力,增加有效供给。

  • 清华大学教授袁钢明:结构调整中要守住下滑的底线
    清华大学教授袁钢明:结构调整中要守住下滑的底线

    数据背后,上半年宏观经济政策取得哪些成效?中国经济面临哪些风险?针对这些问题《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了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教授袁钢明。

宏观·理论探索

  • 新供给主义的中国药方:稳增长当从“除抑制”入手
    新供给主义的中国药方:稳增长当从“除抑制”入手

    新一届政府政策手段和调控方式日趋多元化,各种学说和见解登上舞台,一个新名词“供给管理”也开始频频出现在官方的话语体系中,以至于有分析称“本届越来越有新供给派的色彩”。实际上“,供给管理”正是新供给经济学派的主张。此外,国家发改委披露的“十二五”规划实施中期评估报告,第一次在官方表述中将“供给管理”提升到与“需求管理”并重的地位,并提出“以提高供给侧效率为重点,着力构建新的内在稳定增长机制”的主张。

  • 万博经济研究院院长滕泰:“稳增长”尤需解除金融抑制
    万博经济研究院院长滕泰:“稳增长”尤需解除金融抑制

    随着中国密集出台一系列包括对小微、外贸、三农等的支持政策“,微刺激”力度逐步加大,舆论最为关心的是“:微刺激”是否会变成“强刺激”?是否意味着调结构、促改革的脚步放缓?中国供给派经济学家滕泰认为“,微刺激”和调结构、促改革并不矛盾,决策部门和舆论不应落入类似于“刺激”“、放水”“、去杠杆”之类的语言圈套;同时,为了让经济增长更具可持续性,还应解除金融抑制、降低融资成本,降低税负增加有效供给,通过金融引导资本市场繁荣扩大有效需求。

宏观·前景展望

  • 中国经济增长目标实现可期 全球经济仍存不确定
    中国经济增长目标实现可期 全球经济仍存不确定

    受“微刺激”政策推动,5月基建投资同比增速升至28%,创9个月以来的新高;5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从4月的8.7%提升至8.8%;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3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2.5%,增速超过市场预期;投资与消费结构正在优化,预计宏观经济会比一些悲观的预期要好,GDP达7.5%的增速可期。然而,在全球经济复苏充满不确定性时,中国恐怕也难独善其身。今年1~5月欧盟28国对华实际投资25.8亿美元,同比下降22.1%。专业人士表示,今年消费市场的最大特点是不以速度论英雄,而是在较低的增长速度下,为实现消费发展模式的重大转型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行业·金融

近年来,金融改革的推进速度正在发生巨大的改变,利率市场化必将从根本上影响各大金融机构以往的盈利模式,而互联网金融又从外部冲击着原有的金融格局。

如果说2013年6月的流动性紧张是央行对于银行业去杠杆的一次有益实验,那么在接下来的这一年,全面去杠杆化的步伐正在逐渐展开,而悬念在于,面临经济下行压力,决策层的去杠杆决心会否出现微妙变化。

详见《金融业变革(上):“去杠杆”过程需做结构化加减法》

Jiayk4645

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一方面给人们带来了更大的便利和更多的选择;但另一方面,由于监管缺失,也带来了一些从未有的风险。有鉴于此,加强对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呼声从未止歇。

虽然,目前关于互联网金融,实质性的监管举措尚未完全落地,但是某些监管框架已逐渐明晰,比如众筹对口证监会,P2P由银监会牵头管理。随着各项政策的步步推进,我们有理由相信,2014年将成为我国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元年”。

详见《金融业变革(下):互联网金融分业监管格局初现》

行业·房产

今年上半年,房地产市场出现下滑,行业调整已经到来。

6月13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国1~5月商品房销售面积36070万平方米,同比下降7.8%,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9.2%;商品房销售额23674亿元,下降8.5%,其中,住宅销售额下降10.2%。由于销售低迷,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11090万平方米,同比下降5.7%。

对于目前的形势,很多开发商和地方政府都发出了救市的呼吁。

详见《房地产调整来了 能否松开“绑架经济之手”?》

1

宏观经济增速下滑,楼市成交不振,全国房地产投资增速已滑落到历史低点。眼下,购房者观望情绪浓厚,房企购地积极性不高,土地市场还在过冬,地方财政收入并不乐观,下游产业继续在行业低迷中挣扎。各地陆续出现的政策微调,在传统“红5月”收效甚微。那么,房地产业将何去何从?业内有很多声音,其中,限购退出与信贷支持成了业内讨论的焦点。

详见《开发投资增速降至历史低点 房地产依赖症亟需改变》

行业·铁路

  • 2014年铁路建设两大关键词:西行、出海
    2014年铁路建设两大关键词:西行、出海

    铁路投资在继续肩负新经济环境下“稳增长”重任的同时,还面临即将到期的“十二五”规划的验收大考,同时承担着引领中国高端制造出口升级的重要使命。在这一大背景下,2014的铁路发展将集中在两个关键词上:西行、出海。

行业·稀土

行业·页岩气

行业·旅游

  • 在线旅游频繁竞合 跑步进入“三国”时代
    在线旅游频繁竞合 跑步进入“三国”时代

    每经记者夏冰发自上海2014年,中国旅游业在携程挑起的门票价格战中开局,在线旅游的竞合剧情转变迅速,令人错愕。年中将至,这出“商战大剧”高潮迭起:携程与同程网联手“围剿”去哪儿,同时下架投放在去哪儿的门票与知心度假搜索。尽管O...

行业·互联网

  • 互联网“动”起来:BAT加速移动端布局

    互联网向移动端的转移,无疑是当前中国经济生活中的一大热点,它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中国人的生活。在互联网领域,中国企业展现出越来越大的影响力:阿里巴巴将以庞大的市值冲击美国股市、腾讯曾雄踞港股第一高价股之位。在移动互联网瞬息万变的潮流更...

行业·电信

  • 电信业改革攻坚 虚拟运营商鲶鱼效应初显

    在今年上半年,4G建设和虚拟运营商成为电信行业最热门的话题。尤其是虚拟运营商围绕低价、免费、流量不清零等话题,不断被人们热议。这让传统运营商遭受了不小压力,并纷纷有所动作。在今年5·17电信日前夕,三大运营商先后降低了资费标准。虽然三...

行业·零售

  • O2O沸沸扬扬之后 零售业向全渠道出发
    O2O沸沸扬扬之后 零售业向全渠道出发

    盘点上半年的中国零售行业,“电商”、“O2O”、“全渠道”、“并购”悉数成为关键词。电商对于传统零售业态的威胁仍在,且还在增长;为了应对电商挑战而兴起的“O2O”概念,在经过去年一年的实践之后,被证明并非零售行业最终的出路;“O2O”...

行业·餐饮

  • 高端餐饮:重创后重新寻路
    高端餐饮:重创后重新寻路

    每经记者李亚蝉发自广州2012年以来,公务消费低迷,高端餐饮更成“重灾区”。曾风云一时的高端餐饮品牌,仍在艰难转型、谋求新出路。其中,俏江南易主后,下沉开辟二三线城市市场;广东中森饮食旗下的红馆私房菜变身为大众餐饮店;湘鄂...

行业·高端水

  • 资本蜂拥而来 “水世界”格局生变

    近年来,五花八门的中高端矿泉水在不经意间抢占了超市货架的显眼位置。随着各路资本对饮用水的青睐以前所未有的节奏升温,目前,国产高端矿泉水品牌数量已接近外资品牌。来自尼尔森的数据显示,今年低端水的增长率在11%~12%,而高端水的增长率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