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A股市场新毒瘤:业绩承诺不靠谱害了谁?

 

在A股市场,并购重组为多数投资者所喜闻乐见,因市场随后往往对上市公司股价展开炒作。这一点,在“牛市+业绩承诺”的催化下,表现得尤为酣畅淋漓。因此,仅去年就有527家A股公司在并购时附带业绩承诺。

 

A股复盘部分失败并购 看看业绩承诺是如何“咬人”的

 

巴菲特说:“只有在潮水退去后,才知道谁在裸泳”。将这句话应用到A股并购市场也十分合适。在A股市场对并购热情不减的背景下,一些裸泳者早已现形。不过,从现实情况来看,市场对这些裸泳者并未投入足够多的重视。

3833883_

市场概貌篇

____10_

A股并购潮变爽约劫 23家公司业绩承诺兑现不足10%

 

527家公司并购重组,107家公司业绩承诺不达标,其中23家公司承诺完成率不足10%。这就是2015年A股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潮背后的真实困惑!

 

日前,每经投资宝(微信公众号:mjtzb2)在研究上市公司2015年年报时发现,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因不能完成业绩承诺(盈利预测)而致歉,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正在试图变更并购对象当年作出的承诺。曾经的并购重组潮变成了业绩爽约劫,这背后一个个的真实案例,不但让产业资本汗颜,更让部分投资者损失惨重。

2015年存在业绩承诺上市公司行业分布

1-1_

__

变脸能力哪家强?细数业绩承诺爽约N宗“最”

 

昔日许下的一纸承诺,一旦遭遇爽约,则将会给上市公司及交易各方带来不少尴尬。

 

综观2015年涉及收购标的业绩考核的上市公司,业绩承诺爽约的案例超过百家。其中的一些案例可谓颇具代表性:业绩完成比例低至近-600%、并购标的超八成变脸、昔日溢价38倍收购股权2015年的完成率却仅有7成……每经投资宝(微信公众号:mjtzb2)为此梳理出业绩承诺爽约的几宗“最”。

 

 

2015年存在业绩承诺不达标公司业绩完成比率分布

2-1__

____

宏观经济成最大“遮羞布”承诺未完成的另类理由也不少

 

在重组并购交易时,卖方承诺很豪气。但当“骨感”的现实摆在眼前,交易各方满满的信心早已经灰飞烟灭。彼时,如何为重组时夸下的盈利海口找到一块“遮羞布”,就成为重组各方面临的首要问题。

 

每经投资宝(微信号:mjtzb2)梳理后发现,“宏观经济下行、标的行业景气度低迷”等成为上市公司主要的辩解理由。此外,譬如遭遇诈骗、重组谈判影响了经营等另类原因也“鱼贯而出”。

 

每经投资宝(微信号:mjtzb2)注意到:

部分公司业绩未达标原因一览

3-1_

14707748

业绩预测“放卫星”助推高溢价 并购重组后遗症频发

 

近年来,A股并购频频发生超高溢价的现象。业绩预测“放卫星”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高溢价,而动辄百倍估值隐藏的业绩预测不达标,也在2015年年报披露密集期浮出水面。

 

此外,2013年以来,由于并购市场火爆,商誉总值与日俱增。与上市公司高溢价和高业绩承诺的外延式并购伴生的,是并购标的无法达到预期收益造成的商誉减值计提。除了商誉减值及业绩纠纷外,每经投资宝(微信公众号:mjtzb2)了解到,多家上市公司拟通过更改业绩承诺的补偿方式来逃脱责任。

2015年商誉减值前十家公司

4-1_

案例分析篇

  • 金利科技高估值收购埋“地雷” 为业绩补偿对薄公堂
    金利科技高估值收购埋“地雷” 为业绩补偿对薄公堂

    提到失败案例,金利科技并购宇瀚光电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无疑值得拿出来说一说。金利科技曾耗巨额并购苹果供应商宇瀚光电,意图切入苹果供应链。然而,这场并购在完成当年便出现业绩变脸,而对于相应的赔偿,业绩承诺方

_______

  • *ST宇顺收购标的补偿人出尔反尔 业绩承诺补偿悬空
    *ST宇顺收购标的补偿人出尔反尔 业绩承诺补偿悬空

    *ST宇顺2015年报显示,公司2015年亏损10.98亿元,而将上市公司从盈利拉至亏损的,正是其2013年溢价收购的雅视科技。除收购标的业绩亏损外,多名高管相继离职、并购标的业绩补偿责任人屡次变更业绩承诺等多个问题更是困扰着*ST宇顺。

St_____

St_____

业界声音

质押股权、激活董事信托责任 业内建言完善并购制度

 

每经投资宝(微信公众号:mjtzb2)注意到,近期监管层对在并购重组中屡见不鲜的“高估值”、“高承诺”现象开始高度关注。


据证监会5月25日晚公告,由于第五届并购重组审核委员会(以下简称并购重组委)任期即将届满,因此证监会决定对委员进行部分更换。中国证券业协会等依程序向证监会推荐了72名委员候选人,此次并购重组委在委员人数上的扩容达4倍之多,同时此前占据并购重组委的机构投资者类委员名额骤减。

 

此外,5月中旬,2016年第一期保代培训在北京举行。监管层人士曾在第一期的培训中指出了老股锁定、剩余股权安排、行业分类等去年并购重组项目反馈较为集中的问题,并进一步强化信息披露。详细点击超链接

每经网报道(制作:曾健辉 杜宇 叶峰 何建川 视觉:杜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