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江苏同步“出招”,不愿再做沿海“塌陷”带

在江苏,靠海的盐城、连云港是江苏经济“洼地”,以“港”为名的连云港并没能最大限度发挥港口城市的优势;在广东,粤东粤西两翼是珠三角的“灯下黑”片区,即便是作为经济特区的汕头也没能摆脱“式微”的命运。如今,沿海发展被同步提升至更高层次,两大经济强省“棋逢对手”,谁能更胜一招?

每经记者 杨弃非    每经编辑 杨欢

B229619c-b047-49f1-81c9-ac027650f0ed.thumb_head

连云港 图片来源:连云港政府官网

作为全国“10万亿GDP俱乐部”仅有的两个成员,广东和江苏在今年一季度的经济差距缩小到了1240亿元。追赶超越的关键时期,两省将目光聚焦在了同一片区域。

4月27日,江苏召开全省沿海发展座谈会。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直言,推进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其意义是全局性、战略性、长远性的,“必须作为‘十四五’发展的紧迫任务、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来抓”。对于江苏而言,推进沿海高质量发展“其势已成、到了全面发力的时候”。

往前几天,广东发布的“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沿海经济带同样被给予空前关注——“全面建设海洋强省”首次被单列为一章,汕头、湛江各自“喜提”新定位,分别将“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活力经济特区”和“深度对接海南自由贸易港和国家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一系列安排下,总的目标是打造“世界级沿海经济带”。

沿海发展一直是两省区域协调的短板。

在江苏,靠海的盐城、连云港是江苏经济“洼地”,以“港”为名的连云港并没能最大限度发挥港口城市的优势;在广东,粤东粤西两翼是珠三角的“灯下黑”片区,即便是作为经济特区的汕头也没能摆脱“式微”的命运。

如今,沿海发展被同步提升至更高层次,两大经济强省“棋逢对手”,谁能更胜一招?

“断裂带”

南通 图片来源:南通发布

在向海发展上,江苏、广东两省的情况颇为相似。

同样作为水系发达、水网纵横的沿海省份,两省皆因临水之利而获得适合经济发展的冲积平原。

在江苏,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地理条件造就了宁镇扬和苏锡常两大都市圈,靠近上海的区位优势使其进一步走上工业化潮头;在广东,围绕珠江口形成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孕育了向湾发展的多个经济大市。两省也因此成为拥有万亿级城市最多的两个省份。

在沿江和沿出海口城市“抢尽风头”的同时,原本在海洋时代“独领风骚”的沿海城市,反而成为两省发展的“软肋”。

纵观沿海省份,除广东、江苏以外,全省经济发展的“领头羊”通常来自沿海城市。唐山、青岛、泉州为河北、山东、福建GDP首位城市,大连、宁波也占据了省内第二名的位置。

然而,江苏经济最强的沿海城市南通,GDP仅居于全省第四;广东尽管有深圳是名义上的沿海经济大市,但实际“海味”不浓,更有大量沿海城市拖全省经济的后腿。

港口水平是衡量沿海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

若比较各城市去年的港口货运吞吐量,广东唯一位居前十的沿海港口为位于珠江口内的广州港;若将其除外,仅深圳港以2.6亿吨吞吐量位居第十。江苏的连云港港、广东的湛江港均位于前十名开外。

从某种程度上说,资源倾斜程度造成了两省沿海城市的弱势。

以对资源投入要求较高的高铁建设为例。自2004年《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实施以来,沿海地区铁路建设取得明显进展。

据西南交大中国高铁发展战略研究中心讲师汤庆园此前一份研究指出,到2017年,沿海高铁通道骨架已初具雏形,特别是辽宁省、河北东部沿海地区,以及自上海至广东东部的东南沿海地区都相继建成了高(快)速铁路。

但他也提到,“除以上建成高铁的沿海地区外,其他沿海地区依然存在路网不完善,铁路运行效率低等问题”。这其中,既有沿海高铁通道建设多年呼声最大的江苏,也有虽然铁路网络已较为密集、但西部沿海地区铁路等级仍然较低的广东。

一方面是沿海城市间铁路的“断裂带”,另一方面是建成高铁的延伸有限。

在2018年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和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联合推出的报告《中国沿海运输大通道规划建设思路》中提到,“沿海地区交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较为突出,特别是京沪铁路、东南沿海高铁沿线,城际交通运输网络严重滞后,限制了城市群的成长。”

再开发?

湛江港 图片来源:湛江日报

早在10年前,全国曾掀起一波沿海发展浪潮。有媒体将其命名为“第三波沿海开发”。

据当时的描述,从深圳特区沿海开发、经由浦东开发、再到天津滨海新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从纵向看,我国正出现一个真正贯通南北的沿海经济带,沿海经济正完成由‘点’到‘带’转换。”

面对新的跑道,江苏和广东并非没有尝试“上车”。

2009年,江苏制定《江苏省沿海开发总体规划》,以搭上新一轮沿海开发的“末班车”。随后,规划被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江苏沿海开发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

图片来源:《江苏省沿海开发总体规划》 浙江在线

早一年,广东启动“双转移战略”,推动珠三角劳动密集型产业向粤东粤西粤北转移。此后,粤东粤西粤北地区数年间增速高于珠三角,直到2015年再次被珠三角反超,两大区域发展差距在短暂缩小后再度扩大。

江苏沿海发展也未能按预期快速推进:

江苏曾喊出“举全省之力发展连云港”,并将其定位为江苏沿海开发的“龙头”,但到去年,连云港仍以3277.07亿元GDP居于全省倒数第二,难言对周边辐射带动;化工产业为传统支柱产业的盐城,则因安全问题导致沿海化工企业一度陷入停产,对当地经济增长造成一定影响。

眼下,面对即将展开的新一轮资源投入,两省是否还有“弯道超车”的可能?

在进行规划布局时,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特别提到“新理念”:兴起沿海发展新热潮,不是要在沿海搞大开发,而是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实现高质量发展。

这与过去的“沿海开发”模式有明显的区别。不只是大手笔“砸资源、砸项目”,对于各地的短板,更需要运用系统思维、整体谋划推进。

对于江苏,就是要辩证看待沿海城市海域条件相对较差的弱势,通过统筹发展来突出特色发展;对于广东,沿海城市距珠三角较远、难以接受辐射,更需要找到新的突破口。

而面对与其他沿海城市的差距,发挥“后发优势”则是另一种思路。比如,对于江苏,娄勤俭就指出,江苏沿海城市工业发展相对起步较晚,反过来也意味着空间较大,可以更高起点构建高端绿色工业体系。

新机遇

汕头海湾大桥 图片来源:摄图网

从两省对全省格局的全盘规划上来看,沿海发展的思路也正在发生转变。

根据江苏的最新安排,沿海发展被放在“省内全域一体化”的视角下展开。具体而言,在全省江海河湖联动发展的大格局下,江苏将统筹沿海城镇、产业、人口、基础设施和生态布局,形成陆海统筹、江海联动、河海联通、湖海呼应的融合发展格局。

换句话说,沿海发展并非仅限于沿海三市的发展,而是在更广阔的范围内进行资源更有效配置。

对于过去将全省发展版图“一分为二”的广东,改变更为明显。

2019年,广东宣布要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其中,粤东粤西沿海地区与珠三角沿海地区,以串珠成链的形式共同构成“沿海经济带”。

在同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时任广东省常务副省长林少春介绍,此举将打破从地理方位和行政区划来简单划分珠三角与粤东粤西粤北的传统思维,实现区域优势互补和差异化协调发展。

汕头已然受益。今年1月,同位于沿海经济带的汕头与深圳牵手,签署深度协作框架协议。在合力打造协同创新生态体系,推动深圳“设计+”赋能汕头传统产业的过程中,两市将有望打破过去因距离造成的合作障碍。

在广东“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潮汕都市圈由汕头、揭阳、潮州三市进一步纳入梅州,进一步拓宽了省域副中心城市汕头的合作边界。

而对于湛江以及江苏沿海三市,跨省合作将成为新的出路。

在建设北部湾城市群的唯一中心城市的基础上,广东“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到,将支持湛江“深度对接海南自由贸易港和国家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在深化陆海双向开放中推进高质量发展,增强对粤西地区的辐射带动能力”;

对于南通,江苏最新的提法是,将打破苏南苏中苏北的地理区隔,打造“长三角一体化沪苏通核心三角强支点城市”;

作为陇海线出海口的连云港,也将迎来进一步扩大辐射腹地的可能性。去年河南推动陇海铁路改线工程,更好辐射黄河金三角区域;不久前发布的《郑州都市圈交通一体化发展规划(2020~2035年)》中,进一步提到将规划研究“陇海超级高铁”。

沿海发展风云再起,同处省域经济第一方阵的广东和江苏“高手过招”,如何落好这关键一子,或将为沿海经济带的发展格局带来新变化。

责编 杨欢

Copyright© 2014 成都每日经济新闻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90017  

网站备案号:蜀ICP备19004508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20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