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热评|“双减”政策发威 无序资本再无扩张空间

每经评论员 杜恒峰

经历20多年黄金发展期的校外培训行业,突然被勒住了缰绳。

7月24日晚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意见)全文公布,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科培训机构性质、办学许可证、从业教师、教师资格证、培训时间、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培训场地、培训价格、营销方式、融资方式等方面进行了严格的限制和规范。

如此详实、全面的规定,有一条最为显著的主线:防止资本无序扩张。“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堵住了产业资本想要获取高额利润的空间;“不再审批新的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对已备案的线上学科类培训机构全面排查,并按标准重新办理审批手续”,则是彻底斩断增量资本进入这一市场的通路;“学科类培训机构一律不得上市融资,严禁资本化运作”,让那些烧钱亏损抢市场的互联网式的运作模式难以为继,金融资本再无盼头。

对于某些机构的所谓“创新”,“双减”意见也给出了治理措施:比如,线上培训机构不得提供和传播“拍照搜题”等惰化学生思维能力的内容,严禁聘请在境外的外籍人员开展培训活动等。无论是美股、港股还是A股,校外培训机构的母公司股价均大幅下跌,体现出了“双减”意见的巨大威力。

“更多资本进入-更多供给-产品/服务价格下跌或质量提升-消费者获得更多福利”,市场经济这套经典逻辑,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校外培训市场并不成立,甚至是令人失望。偏差出现在哪里?因为这是一个供需双方信息极不对称的市场,教育机构更像是囚徒困境中的“警察”,他们掌握着教学内容、教学质量、升学“经验”等绝大部分信息,几乎无法验证对方信息真实性(接受教育的是孩子而非家长)却又互相竞争的家长们,在教育机构的焦虑攻势或利益诱导下,很难拒绝掏钱。

大量资本涌入非但没有改善反而进一步恶化了家长们的处境——机构之间为了抢占市场,纷纷展开逐底竞争,“虚标高价再折扣”“限时优惠”等营销乱象大行其道,“跑路”“假名师”等侵犯家长们权益的事件屡见不鲜。本该有教无类的义务教育,在校外培训市场却成了与经济实力挂钩的高利润生意;本该因材施教的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外培训市场却成了统一目标、只为分数拼搏的解题竞赛。作为被服务的对象,少年儿童们却没有任何话语权,因为机构和家长们已经为他们的课后时间作出了密集的安排。

公共教育供应不足的部分,可以通过市场化机构来弥补,但这必须坚持公益原则,且在系统、全面监管的监管下才能实现,“双减”意见在这方面迈出了关键一步。但也应该看到,要达到“双减”目标,治理无序资本还远远不够,公共教育体系“补短板”是一个更为庞大、更为艰难的命题。

对此,“双减”意见也提出了许多具体、详实的解决办法,涉及家庭作业、课后服务、幼小科学衔接等等,而这些都是长期困扰家长们的痛点。如今,政策已成文,整个社会都在期待具体的措施能够尽快落地,越早见效,家长们的支出就越少一些,孩子们的负担也就越少一些。

责编 马原

Copyright© 2014 成都每日经济新闻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90017  

网站备案号:蜀ICP备19004508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20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