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2016年深圳GDP年均增长28% 仍面临工业经济为主向服务经济为主转变任务

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局长马援指出,《深圳学派建设丛书》《深圳改革创新丛书》是深圳社科界把学术理想成功转化为现实成果的产物,从这里,我们看到了深圳社科界自我认识、自我实现的学术自觉。

每经记者 张怀水    每经编辑 陈星    每经实习编辑 廖丹    

发布会现场   每经记者 张怀水 摄

8月15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与深圳市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联合会)联合举行了《深圳改革创新丛书》《深圳学派建设丛书》(第五辑)新书发布会。

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局长马援指出,《深圳学派建设丛书》《深圳改革创新丛书》是深圳社科界把学术理想成功转化为现实成果的产物,从这里,我们看到了深圳社科界自我认识、自我实现的学术自觉。

深圳市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吴定海表示,编纂《深圳学派建设丛书》和《深圳改革创新丛书》是在深圳深入实施“文化立市”战略、建设“文化强市”的大背景下提出来的。

“深圳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快速发展,已经站在了一个大转折的起点上。这个大转折,不是三五年的转折,而是一个30-40年的大转折、大变革,迫切需要编制面向未来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和战略。”

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下,深圳经济特区不仅创造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圳速度”,还创造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圳质量”。

《深圳改革创新丛书》内容显示,1979-2016年,深圳市GDP从1.96亿元增长至20078.58亿元,年均增长28.35%,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三位,经济总量相当于中国一个中等省份;深圳市人均GDP从606元增长到168600元(折合25400美元),年均增长16.43%,居内地副省级以上城市第一位,接近韩国的水平(27533美元)。

与此同时,《深圳改革创新丛书》提到,深圳经过38年的发展,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也正处于一个“大转型”的关键时期。

国际经验表明,当一个经济体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之后,现代服务业将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2016年深圳服务业占GDP比重仅占六成,这说明深圳二、三产业相互促进和联动发展的动力和后劲还不充足,仍然面临从工业经济为主向服务经济为主转变的任务。

对此,可以考虑在产业结构上参考瑞士和新加坡的模式,使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包括服务就业人口比重)超过70%,将工业比重保留在30%左右。

此外,《深圳改革创新丛书》还指出,过去30年,深圳加工工业发展解决了几百万从农村转移出来的打工者的就业问题;未来30年,深圳需要通过服务业和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解决几百万从高校毕业出来的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责编 陈星

Copyright© 2014 成都每日经济新闻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90017  

网站备案号:蜀ICP备19004508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20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