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996,在硅谷流行了50年的“冥想术”有用吗?

每经编辑 梁秋月 张弩    

工作996,生病ICU(重症监护病房)。这两天,“996”工作制成为社会探讨的话题,“996”,顾名思义就是早九点晚九点,一周上六天班。相关报道指出,日前有40多家互联网公司被指实行“996”工作制,其中也包括多家知名互联网公司。这种工作制被冠以员工精神,“狼性文化”等。其实,打破“八小时工作制”的背后,是与行业陷入高速发展、淘汰率加剧但又不得不面临员工劳动权益、身心健康矛盾相关。

要想真正摆脱变相加班,短时间是难以完全调和的。所以,对于深陷“996”的职场人来讲,自身调节显得尤为重要。

在科技圈,“精神教父”乔布斯就曾通过一种特殊的方式来“减压”。时至今日,这种方式也越来越受到科技、金融等高强度工作从业者认可,受欢迎程度甚至已经超过按摩,与瑜伽持平,这个神奇减压技法就是:冥想。

冥想:流行硅谷50年

冥想,作为一类禅定修行方法,最早起源于古印度的婆罗门教和耆那教,使其广泛传播,则得益于美国。19世纪末期,受新印度运动改革家辨喜在美国的演讲影响,西方开始对冥想有了基础认知。而直到20世纪60年代,通过嬉皮士的美国反文化潮流浸染,冥想得以在美国二次爆发。

20世纪70年代,攻读大学的苹果创始人乔布斯开始接触冥想,并将冥想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此后,冥想凭借宁静与创意的技法,在美国硅谷风靡了近50年。不仅如此,冥想还受到了包括科技、金融在内工作强度较高的企业欢迎。

甚至,在苹果IOS 10 的“健康”功能中,也可以发现“正念训练”的选项。冥想正在成为科技公司眼中健康生活的关键词。

图片来源:苹果IOS截图

冥想在美国:普及率仅次于瑜伽,930万人的必备生活方式

2018年,美国精神病学会调查发现,美国有39%的成年人比前一年更加焦虑。受焦虑人群逐渐增多催化,“冥想产业”在美国正迎来爆发式增长。

2017年,冥想的普及程度已经超过按摩,与瑜伽持平,成为美国第二大补充医疗方法。





冥想在中国

与美国相比,冥想产业在中国的发展刚刚起步,但结合市场的潜在需求来看,中国冥想产业正处于医疗健康行业中的蓝海。据《2017年世界卫生统计报告》,中国的焦虑人数已经占到全球焦虑抑郁人口的20%,占中国人口比例的4.2%。


冥想作用及商业化存质疑

随着一系列冥想产品的火爆,人们对心理健康状态的重视,以及利用数字化产品保护心理健康的习惯正在逐渐养成。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冥想,这个起源于宗教的神秘主义修行方式,虽然在全球的关注度逐渐增加,但哪怕冥想被纳入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方向,对其作用及意义,目前也很难有更深层次的解释。

据《好奇心日报》报道,尽管随着人们生活精神压力的攀升,依靠冥想、正念等方式为自己减压的人群也越来越多,但其实这种心理能力很容易因人而异,在临床研究中也很难量化。两个不同的正念研究很可能是在研究两个不同的概念。

除此之外,多位心理学及神经学家也表示,除非正念冥想研究变得更加标准化,否则他们无法真的从科学角度确认正念的好处。有相关统计数据显示,超过60%的人表示长期高强度的冥想带给他们负面影响——包括焦虑的增加、犹豫和精神错乱。

目前也有研究表明,冥想时的伽马波的振幅会更高,并且会出现长程伽马波的同步现象。也就是说,冥想会让大脑处于一种“宁静又紧张的专注”。

尽管不少人对冥想助力身心健康的恢复还存在诸多质疑,但不论是美国冥想产业的爆发式增长,还是我国数字心理健康产品的刚刚起步,随着经济发展加速,社会压力倍增的现实情况下,“关怀心灵”的这门新兴行业正逐步壮大。

责编 张弩

Copyright© 2014 成都每日经济新闻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90017  

网站备案号:蜀ICP备19004508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20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