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油喊冤:日增11.8%供气已达极限

每经记者  喻春来  发自北京

        在燃气公司指责不批增量气供应的声音中,中石油、中石化终于“坐不住”了。19日,中石油对外称,公司天然气管网处于满负荷运行状态,11月以来日供气量增幅达到11.8%。中石化也称目前天然气满负荷生产,已达极限。

        对此,下游燃气公司却并不“买账”,称增量气太贵,公司用不起。显然,石油公司与燃气公司对于天然气定价的博弈已经开始。

中石油:日供气量增11.8%

        针对目前燃气公司指责无上游气源一事,中石油给出这样的解释:“峰谷差是造成这次国内部分地区天然气供应紧张的重要原因。”

        中石油天然气市场专家杨建红认为,天然气短缺现象,不是资源不足,也不是保障乏力,而是天然气峰值供应能力跟不上市场发展需要。

        中石油称,目前公司大部分输气管道的日均输量达到设计最大输量,管网处于满负荷运行。进入11月以来,公司将日加工量从1.69亿立方米提高至1.89亿立方米。每天向华北、华东、西北、西南及“两湖”地区输送天然气1.2亿立方米,创下每日供气近两亿立方米的新高。

        此外,中石油加大增加上游资源量,日供气量增加2000万立方米,增幅达到11.8%。

        中石油天然气与管道分公司副总经理侯创业说,目前中石油天然气产量、管输量已经发挥到最大,储气库还要适当留有余地应对今冬明春的高峰用气。

中石化:产能已达极限

        “我们的生产能力已经到头了,”中石化股份公司新闻发言人黄文生19日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说道,“想多生产天然气已经生产不出来了。”

        黄文生称,今年,中石化全年天然气的产量定在83亿方,公司也是按年产量来定销售合同的,不能过多产天然气。“开采天然气不是生产自来水,想生产多就生产多少,再说合同年初产能已定位,想增加供应量也没有了。”

燃气公司:增量气太贵用不起

        “目前一线气的增量不给,只给高价的二线气的增量,但公司认为太贵,不用这种气。”已经停产了一个多星期的苏州华峰液化天然气有限公司生产部门对此情况比较了解的人士说道。

        苏州华峰主要是使用中石油供给的天然气。这位人士称,所谓的一线气是指由新疆输送过来的天然气,二线气指由四川地区输送过来的天然气。

        “我们公司一直只用一线气,每年签订的也是一线气的合同,根本就没用过二线气。主要因为价格贵,现在一线气合同用完了,想增加一线气却不批,只有增加二线气才批。”该人士说道。

        据此前公开的数据显示,西气东输一线三档出厂价的平均价为0.693元/立方米,而川气1.408元/立方米的价格整整比上述均价高出了103%。

        这位人士分析,中石油每年一线气合同量不变,增加量只能用二线气,这分明是有意让燃气公司使用更贵的气,或是希望倒逼天然气涨价,只有垄断行业才会这样做。

        在天然气定价机制尚未出台的前提下,二线气推广已遭遇下游市场的重重阻力。川气东送至今尚未和下游燃气公司签订购销协议。对于上述价格,江浙沪地区的燃气公司也多表示难以接受。

        显然,石油公司与燃气公司正站在各自立场上对天然气的定价进行博弈,各自都想扩大利润空间。上述人士担心,如果天然气价改让气价上涨一步到位,那么工业用户或很难接受,而转用其他能源。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9604220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33203568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无锡:15152247316
责编 祝裕

Copyright© 2014 成都每日经济新闻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90017  

网站备案号:蜀ICP备19004508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20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