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苏夯实 CPI“转正”
统计数据显示,11月CPI同比涨0.6%,实现由负转正,环比上涨0.3%;PPI同比降2.1%,降幅比上月缩小3.7个百分点。
每经记者 江旋 宛霞
我国经济从9月开始呈现出的“V型”反转,进一步得到夯实。
12月1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11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数据。与此前预期基本相同的,1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CPI)实现同比上涨0.6%,10个月来首次由负转正。同日公布的11月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工业增加值,也同样传递出经济稳固复苏的信号。
数据·CPI
“目前不存在通胀”
统计数据显示,11月CPI同比涨0.6%,实现由负转正,环比上涨0.3%;PPI同比降2.1%,降幅比上月缩小3.7个百分点。
分类别看,11月份,八大类商品价格有3类上涨5类下降,其中食品价格同比上涨3.2%,烟酒及用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3%,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6%,居住价格同比下降1.2%。
国家统计局发言人盛来运在11日的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月度新闻发布会上表示,CPI由负转正,主要是由食品和居住类价格上涨带动的,目前不存在通胀,当前价格水平还在低位运行。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主任祝宝良认为,CPI正增长是受翘尾因素影响。
银河证券宏观经济研究员郝大明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在翘尾因素影响确定的情况下,CPI增长主要取决于新涨价因素的大小。他认为,11月份全国大部分地区受雨雪天气的影响,食品价格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涨。其中,11月以来蔬菜价格每周涨幅超过10%,水果、肉类、蛋类以及粮食价格也都呈上涨态势。同时,国家调整了成品油价格,直接带动当月消费价格指数上升0.12个百分点。
郝大明同时指出,11月CPI仅仅是“转正”而已,虽然目前一些生活必需品出现涨价,但这是季节性因素所致,根本不是通胀信号。他表示,即使12月份CPI可能继续增长,但增幅会较小,明年总体通胀率将维持在2%左右。祝宝良则预计,下个月CPI将同比上涨1%左右。
此外,针对房价没有纳入CPI统计,盛来运解释说,购买住房是一次性投资、多年消费的。根据国际通行的原则,一般把住房的购买放在投资部分。
盛来运表示,CPI还是考虑到了住房价格,其中居住类价格里面就包括装修材料价格、物业管理费、住房折旧以及租金等,通过这些方面来体现住房价格的变化。盛来运指出,随着数据的不断完善,居住价格里面包含的租金,可以更灵敏地反映住房价格变化对老百姓生活的影响。
数据·工业
创新高源于低基数
统计显示,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2%,比上年同月加快13.8个百分点,比10月份加快3.1个百分点,为连续7个月同比增速加快,也创下了2007年6月份以来的最大增幅。其中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7.82%,比上月降低0.20个百分点。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6871亿元,同比增长5.3%,此项数据的由负转正,表明中国出口情况的好转。
当前我国工业经济已经呈现出典型的“V型”回升态势。去年6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是16%;从去年下半年一直到今年1月、2月,该数据一路下跌,跌到3.8%的最低点;3月份之后,数据开始回升,到10月份增幅达到16.1%,呈标准的“V型”。
盛来运认为,11月份工业增速较高,一方面说明经济积极向好,另一方面和去年同期基数较低有很大关系。郝大明表示,去年此时我国正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出现了中小企业大面积停产和半停产的情况,这是11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较快的主要原因。
来自海关总署的数据也显示,11月份我国进口也较去年同期有较大增长。
此前,工信部部长李毅中曾透露,明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目标为11%,工业发展将以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
数据·消费
增速有所回落
尽管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继续平稳较快增长,达到11339亿元,同比增长15.8%,但这一增幅却比上年同月回落5.0个百分点,比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1~11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实现15.3%的增长。
盛来运表示,从中国居民消费率来看,中国消费还有很大的增长潜力。2008年中国居民消费率为35.3%,与此同时,美国居民消费率为70%以上,印度也有54.7%。所以,中国无论同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相比,消费率都比较低,尚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另一方面,从消费结构来看,中国食品占消费支出的33%,而美国只有6%,另外发达国家服务型消费占比也较中国高出很多。这些都说明,中国消费结构调整的空间也很大。
对此,一位不愿具名的经济学家告诉记者,实际上,今年全年的消费增速将高于统计局公布的数字,实际增速或能创新高。他表示,今年国家出台了若干有效的扩内需促消费的政策,居民消费率却比去年有所回落,或能说明去年公布的消费品零售总额统计数字并不准确,但今年的统计参数发生了较大变化。
数据·固投
下月或稳中有降
今年以来一直保持高增长态势的投资领域,继续保持强劲。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68634亿元,同比增长32.1%,比上年同期加快5.3个百分点,比前10月回落1.0个百分点。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增长37.8%;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17.8%。
从项目隶属关系看,1~11月份,中央项目投资15277亿元,同比增长16.4%;地方项目投资153357亿元,增长33.9%。
祝宝良表示,今年政府投资力度非常大,但从趋势上看,11月份投资数据已经开始有所下降,但值得关注的是房地产投资仍在上升。受到投资的持续性等因素影响,预计12月份全部投资数据会稳中有降。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9604220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33203568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无锡:151522473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