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国忠:二次探底之忧仍存 A股无大反弹

对于央行的这份报告,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会给出怎样的评价?面对沪深股市近两周的反弹,他又是如何看待的呢?

每经记者  魏玉卿

        上半年跌势汹涌的沪深股市,终在7月迎来了转机。但出于对宏观经济形势,以及未来货币政策实施的担忧,弥漫在市场前方的“迷雾”,似乎依旧令投资者看不清前方道路、踟躇不前。

        本周二(7月27日),央行发布了《2010年二季度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报告》。央行在报告中指出,经济增幅放缓是正常调控的结果,经济二次探底不可能;通胀不会很严重;货币政策将适度微调……对于央行的这份报告,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会给出怎样的评价?面对沪深股市近两周的反弹,他又是如何看待的呢?《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就此采访了谢国忠。  

经济二次探底之忧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NBD):央行的二季度宏观经济分析报告指出,经济增速放缓是正常调控的结果,中国经济二次探底不可能。您对此怎么看待呢?

        谢国忠:经济二次探底要与世界经济连在一起看,这不光是中国的情况。

        世界经济二次探底,是因为原来的问题没有解决,而是被刺激政策掩盖了。现在美国的老毛病又回来了,美国房地产市场又出现下滑,政府原来给补贴,让一部分居民不要抛售房子或者去买房子,但现在发现,受政府补贴的这部分人群,在补贴过了之后又回到原点,房子该放弃的还是放弃。财政刺激已占到10%这么大(指财政赤字占GDP10%,通常而言超过3%的占比算大),结果1年之后又回到原样,失业率还是这么高。这些问题都是没有解决的。

        与此同时,欧洲国家又采取了另外一种政策——财政紧缩。今年日本也增加消费税,降低财政赤字。可以看到,现在欧洲国家、日本等已渐渐放弃了刺激政策,反而倒过来紧缩,这个是负面的。

        所以,从2008年下半年经济崩溃到现在,目前的经济复苏是不可持续的。目前的复苏是由刺激政策以及相对较低的基数造成的。考虑到刺激政策的海量,经济复苏其实并不能说十分强劲。更重要的是,金融危机所暴露的结构性问题,并没有通过刺激政策彻底解决,只是暂时被掩盖起来而已。

        NBD:按照您刚刚所讲,世界经济有二次探底之忧,那么中国也很难独善其身了?

        谢国忠:中国经济的二次探底将会因为在原来的大量放贷之后,货币总量增速放缓。中国现在是泡沫经济,虽然不可持续的力量短期可以制造神话,但国内的核心问题是泡沫问题,泡沫的力量把经济悬空。我们现在看到的波动是在空中的波动,可以理解为当前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缺少强有力的经济支柱,而由于过分追求经济增长数据,导致整体经济泡沫成份很大。

        所以大事情还是在泡沫上的事情,就是要挤压泡沫。

负利率引发投机泛滥

        NBD:关于下半年国内通胀形势,官方给出的预测是  “不会很严重”。您认为呢?

        谢国忠:国内喜欢谈心态,通胀率不高让人看着容易接受。

        在我看来,中国的通胀其实已经很严重。实际通胀率是很高的,表现为食品价格都在上涨。

        举一个身边的例子,中国的肯德基比美国还贵。而公共服务也是一直靠国家补贴压着,这难道不是通胀吗?中国不少的电厂在亏钱,这亏损的钱就是通胀,只不过是通过亏损来掩盖。我们实际感受到的通胀率可能已经超过5%。负利率长期存在,使得投机泛滥,泡沫就是这么引起来的。

股市不会有大反弹

        NBD:现在唱多A股的声音又在增多,您如何看待这两周股市的反弹呢?

        谢国忠:已经波动很多次了,A股不会有大的反弹,过段时间又不行了。

        中国的核心问题是房地产泡沫吸引了所有的钱,股市能好到哪里去?我之前写过一篇文章就说过,有钱人都转去玩楼市了,绝大多数人相信中国的楼价只涨不跌,而股市却一直在挣扎。要等楼市回落才会好转。所以股市真的反弹要等到地方政府财政问题全部暴露,决策者改变房地产调控政策。

扩展阅读

谢国忠近期观点精要

宏观经济:

        ◎中国现在应该加息,是因为目前中国的利率过低,利率低于通胀率是很危险的,实际上的负利率会引起投机泛滥,如果这种情况长期出现,经济结构会出现很大的不平衡,从而引起中国经济硬着陆。

        ◎中国亟需连贯的房产战略,而非对投机行为不时发起不可持续的打击。

        ◎中国已进入通胀时代。劳工市场收紧,工资快于劳动生产率增长。通货膨胀已不可避免。

A股市场:

        ◎银行在平时是一部赚钱机器,但说不定哪天,他们会突然把以前赚的钱全亏光。银行业危机之后,其实是购买银行股的好时机。但银行为应对楼市调整而筹集这么多资金时,可能不是买进银行股的好时机。

        ◎有钱人已经不在股市玩了,他们转去了楼市。绝大多数人相信楼价只涨不跌。今天玩楼市的人并没有经历过1997年的楼市暴跌。

        ◎只要楼市不暴跌,普通投资者最好不要奢望从A股里赚到免费午餐和新汽车。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联系电话:021-60900099转688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无锡:15152247316

责编 祝裕

Copyright© 2014 成都每日经济新闻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90017  

网站备案号:蜀ICP备19004508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20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