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晚稻病虫害重于往年 一周四会保秋粮丰收

  在今年夏粮减产0.3%之后,占全年粮食产量70%以上的秋粮生产成为实现 “粮食年产量1万亿斤以上”这一目标的关键。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从8月1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到8月13日农业部举行南方八省(区)晚稻及秋粮生产座谈会,到8月14~15日全国中晚稻病虫防控现场会,再到8月17日东北四省(区)秋粮座谈会,一周内连续四次高级别会议均以晚稻及秋粮生产为主题,其中,中晚稻病虫呈现加重发生态势成为关注的重点。

  预计中晚稻病虫害重于往年

  昨日,来自农业部的消息称,7月中下旬以来,水稻“两迁”害虫迁入峰次多、范围广、虫量大,发生程度显著加重。目前,稻飞虱已累计发生2.1亿亩次,同比增加31%。其中,贵州、湖南、湖北、江西、江苏、浙江等省部分地区已达到大发生指标,虫量是去年同期的2~4倍,与大发生的2007年同期相当。

  另外,稻纵卷叶螟已累计发生1.6亿亩次,同比增加28%;新发性病害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在华南、江南117个县查见,涉及面积299万亩,比8月初增加了50%以上。

  据了解,根据病虫害发生的轻重,预报分为五级:小发生、中等偏轻、中等发生、中等偏重和大发生,其中大发生是最严重的级别。

  值得关注的是,农业部称,预计今年中晚稻病虫发生程度将显著重于2008年和2009年,发生面积6.8亿亩次。其中,“两迁”害虫在淮河流域及其以南大部稻区将大发生,发生面积达4.2亿亩次,发生形势十分严峻,防控任务异常艰巨。

  农业部对此提出,要求各级农业部门确保单个病虫危害损失率控制在3%以内,一般发生区重大病虫总的危害产量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

  “一周四会”保秋粮丰收

  来自产区的消息称,即将于一个半月后收获的玉米(资讯行情)目前整体长势良好。另有专家预测,今年玉米有望增产1500万吨。相比之下,中晚稻生产还有较多的不确定性。近一周来,和中晚稻生产相关的重要会议接连召开。

  8月1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支持晚稻及秋粮生产的政策措施,由中央财政安排11亿元资金,对南方主产区7300万亩双季晚稻和东北地区6000万亩粳稻实行增施肥促早熟防病虫补助。

  此后,农业部连续召开南方八省(区)和东北四省(区)的水稻及秋粮生产工作座谈会,以及全国中晚稻病虫防控现场会,要求各级农业部门抓好防早霜和防病虫工作。

  来自农业部的消息显示,目前我国秋粮长势总体较好,预计今年我国秋粮面积11.49亿亩,比去年增加1300万亩。其中,玉米预计比上年增加1200万亩,北方一季稻、南方中稻预计与上年持平。

  中稻占全年稻谷产量的60%以上。北京东方艾格农业咨询公司粮食分析师马文锋也表示,从监测情况来看,目前秋粮整体生产形势不错。各地反馈,不少玉米和水稻主产区的种植面积较去年增加了2~3%。由于玉米和水稻都是喜水的作物,相对于旱情和低温,洪涝对单产的影响较小。


  【稿件声明】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如需转载或了解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官网:http://www.nbd.com.cn
责编 Cheng.Xu

Copyright© 2014 成都每日经济新闻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90017  

网站备案号:蜀ICP备19004508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20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