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眼看盘:利空增多 以出为主
每经记者 郑步春
A股走势渐渐趋弱,周三沪综指收盘大跌2.03%至2596.58点,深综指跌2.12%至1111.52点,300指跌2.36%,9月期指跌2.27%。
消息面上利空颇多,首先是外盘走势极差,外部经济环境日趋恶化;其次是发改委暗示“房产税”改革将推进,这使前一天大涨的地产股反身下跌;再有就是多部门联手打击内幕交易;最后是“国际板”预期不减退,因昨B股盘中再度表现且国际板推出本身也符合逻辑。
以笔者看来,上述利空中真正沉重的应是最后两条,即打击内幕交易及国际板预期。大家知道,本轮反弹领涨的多数是小市值题材股,原本就是内幕交易多发之地,如果该领涨板块中部分恶庄的炒作受到限制,那么股市所谓“活力”也将暂时消失,市场赚钱效应将大为减弱。
至于“国际板”,从理论上说应是有利于我国股市建设的,但由于我国有太多股票估值偏高,所以该因素在初期阶段应构成利空,一定会使A股股价结构发生重大调整,且这种调整也是长期的。
即使从短期来看,“国际板”必然会带来至少三样新东西:
一是公司更重视分红,或将被迫分红。因很难想象管理层会允许境外上市公司来A股上市并一毛不拔,只取不予。但管理层没办法只规定境外公司分红,却继续允许境内公司还像从前那样保持“铁公鸡”德性,所以必然是整体性的制度改革。
二是加强监管。比如以往那种股民状告上市公司却难以胜诉的情况将一去不复返。同理,这也不能只针对境外公司,必须针对所有上市公司。
三是改变现阶段新股以离谱高价发行抢钱,随后高管又急着辞职的奇怪现象。
管理层严控楼市不放松的态度最近越发明显,这暗示着未来管理层将无法继续推行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所以股指也可能暂时受到不利影响。如果继续允许货币过度宽松,那么调控楼市必成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有关部门控制农产品等涨价的努力也极可能失败。
大盘这几天的走势受消息面干扰颇多,总体而言,其强势特征正渐渐消退。笔者认为许多消息可能并非谣言,确有可能最终成真,这其中就包括“国际板”。若此事属实,则本轮股指反弹就面临结束的可能。
通胀忧虑也是一大重要因素。从各方情况看,仍想做低我国8月CPI难度不小,而这肯定打击主力继续运作的信心。目前市场对8月份CPI的预测有点乱,但基本上高看同比涨3.3%以上,高于7月数据。
大盘走弱的风险虽然加大,但就此简单下跌的可能性并不大,不排除短线仍有探底回升的可能,只是这种回升未必还有能力再创新高。换言之,假如“国际板”预期不变,再假设通胀并无明显好转,那么沪综指于2702点极可能形成本次反弹最高点,后市股指或于2550点至2650点间抵抗和震荡一阵,然后还有继续杀向2480点的可能。假如股指能于2480点一带止损,那么大的形态仍未破坏,届时若基本面好转,股市或仍有些机会。
操作上,目前投资者可趁反弹减持,预计股指未来几天探底回升的机会仍有,因多数投资者可能已习惯了股市强势,风险意识却不一定较强,这种心态极有可能被主力利用和拉升自救。从技术上看,短线股指反弹的机会也有,这种情况下股指就有可能从前期的扩散三角形演变成棱形,多空应还能维持一段时期的相对均势。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联系电话:021-60900099转688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无锡:151522473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