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住建委介入调查阴阳网签

《每日经济新闻》连续推出《阴阳网签骗贷:人均月“售”183套房》、《知名地产中介互指对方操纵阴阳网签》等报道,独家披露阴阳合同的具体个案,引起包括媒体、中介行业及政府相关部门的高度关注。

每经记者  叶书利  发自北京

        在《每日经济新闻》连续独家报道“阴阳网签”多日后,昨日(1月20日)上午,北京住建委对此作出表态,当前二手房交易过程中确实存在阴阳合同问题,目前有关部门正在着手完善二手房交易管理制度,根治阴阳合同问题。

北京住建委:阴阳合同问题存在

        本月14日、18日,《每日经济新闻》连续推出《阴阳网签骗贷:人均月“售”183套房》、《知名地产中介互指对方操纵阴阳网签》等报道,独家披露阴阳合同的具体个案,引起包括媒体、中介行业及政府相关部门的高度关注。

        18日上午,北京住建委相关部门领导针对本报连续揭露的中介行业阴阳网签一事,向本报记者作出回应:当前二手房交易过程中的阴阳合同问题确实存在,北京市住建委对此高度重视。产生阴阳合同现象的原因较为复杂,既有经纪机构的不规范经营,也有交易双方偷逃税款的动机,还有管理制度的滞后等因素。

        北京市住建委同时表示,目前有关部门正在着手完善二手房交易管理制度,根治阴阳合同问题。近期市住建委将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大二手房交易监管力度,严厉查处经纪机构炒买炒卖、哄抬房价、怂恿客户签订“阴阳合同”等行为,并进行公开曝光,净化市场环境,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北京市住建委一位领导私下向本报记者透露,目前市住建委已责成房屋市场管理处等部门介入调查此事,但因为涉及面大,调查需要时间,最快将于下周可能会出一个初步结果。

同行表态:行业亟待整顿

        北京链家地产中介一位不愿意具名的高管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的采访时承认,在房地产中介行业,阴阳合同确实是存在的。其产生的根源在于目前北京房屋过户的最低指导价格和时下的市场价格间存在巨大的差距,这为阴阳合同的操作提供了生存的空间。

        而北京另一家著名中介公司的高管对此观点也表示赞同。他解释说,2006年前后,北京地税部门出于增加政府税收和完善制度的考虑,针对北京各个片区出了一个房屋过户的最低指导价格,只要一个片区的房屋价格高于这个指导价,就可以过户。“各片区过户指导价格是基于当时的市场价格作出的,但略低于当时的市场价格。”后来这个指导价格一直没有适时更新。“由于近几年北京房价飞涨,造成了目前的市场价格与这个过户指导价格间存在至少一倍以上的价差。”这个价差为阴阳合同的生存提供了土壤。

        此外,阴阳合同的另一个主要目的就是从银行处争取到更多的房贷。目前银行放贷的基础是房屋的评估价,中介经纪人会通过关系让评估价高于房屋的市场成交价。

        在采访中,各位中介高管一致认为,阴阳合同的存在,带来了巨大的危害。

        北京美联物业副总经理杨明丽向本报记者表示,阴阳合同的存在主要有三大危害:首先是金融风险。因阴阳合同涉及客户向银行骗取了更多的贷款;其次,扰乱了市场真实数据。第三,导致了“逐良币”现象的发生。中介公司为了生存,有时不得不去做,毕竟这家不做,别家会做。

        采访中,对于市住建委欲借此机会整顿中介行业市场的做法,杨明丽表示非常欢迎。“我们得承认,目前中介行业仍处于起步发展阶段,确实也存在一些不规范之处。我们也希望行业越来越公平,越来越良性发展。”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联系电话:021-60900099转688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无锡:15152247316

责编 刘坤

Copyright© 2014 成都每日经济新闻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90017  

网站备案号:蜀ICP备19004508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20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