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后悔卖早了 下游企业“无米下锅”

每经记者  李泽民  发自河南、山东

        昨日(2月15日),河南省虞城县营盘镇,年过不惑的村民訾桥,拉着满满一车玉米,准备到镇上收购点去卖。

        这些散布在324省道两边的收购点,玉米收购价为0.97元/斤,而在10多天前,价格只有0.93元/斤左右。

        訾桥告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这是从未有过的高价,即便如此,很多种粮户还不愿卖。

农户:没想到会涨价

        “玉米价格还会涨,因为天旱,粮食少了,农民不愿意卖粮。”营盘镇一家玉米收购点的负责人说。

        玉米价格突然大涨,让种粮户心生欢喜。

        河南省夏邑县城关镇村民孟清志,2010年种了9亩玉米,收获之后按照每斤0.80元多点的价格售出了一部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一个粮食收购点见到他时,他拉着剩余的1400斤玉米准备卖掉。

        “没想到今年价格这么好。”对于自己没有把好“价脉”,孟清志略显后悔。

        河南省孟州市酒精厂负责人薛勇称,去年华北黄淮区域玉米减产严重,每亩地产量下降了四五百斤。

        这一说法得到了多位种粮户的印证,孟清志说,“2010年后半年风不调雨不顺,按照正常年景每亩可产1200多斤玉米,可实际每亩只产了七八百斤。”

加工企业:价高还难收

        “我们现在急需原材料”,河南孟州金玉米公司是一家玉米深加工企业,公司总经理孙战世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介绍,玉米价格涨得很快,使这家可年产3万吨淀粉和2万吨麦芽糊精的公司,如今陷入“无米下锅”的窘境。

        玉米价位不断高企,让淀粉生产企业也不得不将产品价位提高,“现在我们厂的淀粉价格为3250元/吨,接近去年11月份的价位。”孙战世说。

        去年10月底到11月,淀粉价格一路上扬,最高涨至3500元/吨,直到11月23日国家发改委紧急出台6项调控措施后,才应声下跌至2850元/吨左右。

        河南省森林木花食品公司主要生产速冻玉米等,因玉米收购有限,生产线被迫停了下来,记者在公司院内看不到任何作业的迹象。

        淀粉涨价,又传导到下游环节。

        河南建杰实业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预糊化淀粉的企业,每天需要大量淀粉,淀粉价格节节高涨,让公司总经理孟庆俊叫苦不迭。

        孟庆俊介绍,最近三四天,每吨淀粉日涨100元。“按照往年情况,春节期间淀粉的企业库存增加,节后为了消化库存,价格会下跌或维持稳定。”

        建杰公司的客户遍布山东、河北、河南等地,据了解,这些地方的淀粉价格也不约而同地大涨。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联系电话:021-60900099转688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无锡:15152247316
责编 祝裕

Copyright© 2014 成都每日经济新闻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90017  

网站备案号:蜀ICP备19004508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20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