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访谈》第一季:中国网络信息安全的现在与未来

每经编辑 杨涛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谢晓萍

今年,思科设备不断出现漏洞,致网络大面积瘫痪以及高昂价位垄断市场报道层出不穷。而在中国金融、化工、政府等关键的领域均有大量的设备来自IBM、思科等这样的外国企业。

此外中国每年所遭遇的黑客攻击也在不断上升,网络信息安全到底面临怎样的挑战。中国政府以及企业除了提升防患意识之外,还应采取怎样的防患措施来抵御外界的威胁?

《每日经济新闻》特邀北京盛峰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于国富先生;欧中经济交流技术促进会会长杨佩昌先生;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吕本富先生与大家一同思辨中国网络信息安全的现在和未来。

以下为《每经访谈》实录:

每经记者:现今大家一直都在提网络安全,信息安全已经从企业上升到了国家层面。一直走在科技尖端的美国也已开始搭建海陆空天网的立体安全体系。请三位老师解释一下,站在战略层面上该怎么考虑这个问题,我们又该如何搭建。

吕本富:什么国家才能安全?就是像华为这样的公司越来越多,中国就会安全了,就是老杨说的打铁还要自身硬。现在我们还比较弱的是两个领域,一个是数据领域,数据库领域还没有著名的厂商,还有更低层的芯片领域,要鼓励国内这样的厂商在这个领域发力。所以最大的网络安全就是发展我们的产业,而且鼓励像华为这样的公司创新。

我们现在高仿的网络安全有很多,但是从顶层设计到全面思维是非常混乱的。在一些微观制度设计上面,不仅仅是采购的制度,使用的制度等,这个要进行全面的设计,特别是法律方面的全面设计,这是很必要的。

杨佩昌:简单的说,中国出现更多华为这样的公司,问题就解决了,实际上现在我们仅仅有华为、中兴,如果有大量这样的企业出现,网络安全各方面的力量就会强大。总的来讲,就是苦练内功,把企业做得更强更大,中国的互联网就安全了。

于国富:作为信息安全战略来讲,应该分成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国家角度,一个层面是企业角度。国家角度来讲是完善我们的制度设计,并且也要抓好大项目的建设,其实从国家重视信息安全这一块儿来讲,我觉得这是毋庸置疑的。而企业的话,必须要把它放入自由市场竞争力来解决问题,不能拿指令性计划。中兴、华为已经知道了加大研发投入,加强知识产权创新,这个甜头他已经吃到了,由此占据国内市场、国际市场,其他的企业应该以它作为先进榜样来学习。

每经记者:安全意识的崛起除了要鼓励像华为、中兴这样的企业拥有自身的技术之外,还需要国家从根本上,包括制度环境以及产业环境的重新规划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引起相关的重视。

感谢大家收看这一期的“每经访谈”,也谢谢三位专家今天接受我们的采访,谢谢!

责编 杨涛

Copyright© 2014 成都每日经济新闻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90017  

网站备案号:蜀ICP备19004508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20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