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森哲报告:80%中国城市未实现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

“大约80%的中国城市未能在经济增长、资源环境可持续性和能力建设三方面达到协调可持续发展。”这是国际知名管理咨询机构埃森哲与中国科学院虚拟经济与数据科学研究中心联合发布的研究报告中作出的论述。

每经记者 夏冰 发自大连

“大约80%的中国城市未能在经济增长、资源环境可持续性和能力建设三方面达到协调可持续发展。”这是国际知名管理咨询机构埃森哲与中国科学院虚拟经济与数据科学研究中心联合发布的研究报告中作出的论述。这项共覆盖73个样本城市的研究认为,中等规模城市未来有望成为可持续发展生力军,其实现协调转型的潜力巨大。

埃森哲设计的“新资源经济指数”作为国内首次将这种全方位、多维度指标体系应用于大范围的样本城市分析工具,将样本城市分为“经济发达型”、“传统模式型”、“协调发展型”、“潜力发展型”四种类型。

被列入“传统模式型”的25个城市,其经济发展依赖自然资源,产业结构偏向重工业,排放水平较高,经济绩效与环境效率均不理想,需极力避免“先发展、后治理”的粗放型发展。

研究报告把北京、天津两个北方的超大城市与大部分环渤海及长三角城市列入“经济发达型”,即经济发达,但环境质量十分堪忧,需反思高速扩张带来的拥挤、雾霾、缺水、垃圾等“大都市病”。而在其他千万人口以上的超大城市中,上海、广州和深圳的经济绩效、环境质量和环境效率均保持较好,它们与其他中等规模的城市归属16个“协调发展型”城市之列。

研究者发现,“潜力发展型”的城市有望成为在“新资源经济”三个维度协调发展的生力军。这些城市也属于中等规模,特点是大多地处中西部、位于《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重点开发区域、人口约100万至300万、人均GDP五万至七万元。它们不仅经济发展潜力大,而且历史包袱较轻,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脱钩”的基础较好。

责编 赵庆

Copyright© 2014 成都每日经济新闻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90017  

网站备案号:蜀ICP备19004508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20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