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监管蓝皮书:我国影子银行体系规模约27万亿元

蓝皮书称,2013年广义影子银行体系所涉及的非传统信贷融资规模大致为27万亿元,占银行业资产的比例降低至19%。

每经记者 胡健 发自北京

2014年5月9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所在京发布《金融监管蓝皮书:中国金融监管报告(2014)》(下称“金融监管蓝皮书”),蓝皮书称,2013年广义影子银行体系所涉及的非传统信贷融资规模大致为27万亿元,占银行业资产的比例降低至19%。

蓝皮书指出,影子银行体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是一个具有产品或工具、机构和市场“三维一体”的综合系统。其本质是必须要发挥期限转换、流动性转换以及信用转换三大功能。

关于算法,蓝皮书称,由于中国影子银行体系与传统商业银行体系已经有机融合在一起,因此从两个层面来梳理非传统信贷融资:一是银行体系之外的信贷融资,二是银行体系之内的非传统信贷融资,二者之和即为非传统信贷融资。

蓝皮书称,从规模来看,即使是广义范畴界定的中国影子银行规模,其占银行业资产规模仅约1/5。但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已经实质性地改变了中国银行业主导的金融体系,同时也改变了中国金融体系的风险结构特征。

“中国影子银行体系对应的核心风险环节、监管政策、发展定位及配套改革措施比其规模大小本身更加重要,目前银行体系之内的非传统信用扩张是核心环节,主要在于其使得风险的内在关联性大大提高。”蓝皮书指出。

 
责编 赵庆

Copyright© 2014 成都每日经济新闻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90017  

网站备案号:蜀ICP备19004508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20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