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看病支出北京探索医保谈判定价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王雅洁 发自北京    

每经记者 王雅洁 发自北京

作为中国新医改风向标城市之一,北京将再次发挥其“试验田”作用。

10月14日下午,北京市《关于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浮出水面。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针对历经多年增量改革后的新医改,北京开始走出单纯的专项改革套路,并力求攻破“医疗服务价格体系”的根本性顽疾,将逐步调整医疗服务价格,率先探索按病种定价、打包定价、医保谈判定价等新兴医药价格管理方式。

在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委员、市医改办主任韩晓芳看来,单纯的专项改革的确已难以推进,必须着眼于影响全局的大的体系性、机制性问题。

记者获悉,所谓医保谈判定价,其核心是政府依靠医保的基金规模,与医疗机构或药企谈判,通过类似团购的方式来减少医保资金支出,实现看病或药品价格的直接或变相降低,老百姓也能从中受益。

而在财政改革层面,北京市将对政府办医疗机构建立与公益性绩效考核结果挂钩的补偿机制,建立分类补助制度。

作为新医改中的一项重点内容,医保付费方式改革贯穿始终。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最初,北京市的医保主要通过制订药品目录和按项目收费的方式,来分别控制药品和医疗费用。但是,上述控费办法的弊端显而易见,例如医院通过开自费药品和大检查,就能够轻而易举地规避医保的控制。

中国人民大学医改研究中心主任王虎峰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未来可采取多重付费方式改革并进。

有监管人士对记者表示,支付方式的本质性改革,是要改变测算基础,也就是按人头测算。

王虎峰认为,就医人头测算需求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量,即就医需求;二是值,即医疗需求。从量的角度来说,现在国内医院还没有实行严格的首诊、分级诊疗及预约制度,所以对大医院就医的真正患者需求,不太容易掌握。再从值上来说,就医人群的医疗需求也缺乏预测。

在上述情况下,测算出来的数据就不精确了。以总额预付为例,目前的总额测算大都是基于前3年的情况,测算指标不够合理。因此,还需要对公立医院的绩效管理来补正。

责编 祝裕

Copyright© 2014 成都每日经济新闻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90017  

网站备案号:蜀ICP备19004508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20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