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秀老将角逐“2014中国金鼎奖·基金”谜底下周五揭晓

由每日经济新闻报社举办的“2014中国金鼎奖·基金”评选活动,经历了两个多月的准备,即将于本月12日决定各项奖项的最终归属。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李娜 发自成都    

每经记者 李娜 发自成都

由每日经济新闻报社举办的“2014中国金鼎奖·基金”评选活动,经历了两个多月的准备,即将于本月12日决定各项奖项的最终归属。

自初选名单发布后,本届入围金鼎奖的24只专户产品备受业内人士和高净值群体的关注。谁将于本届金鼎奖活动最后一轮激烈竞争中突出重围,谁能获得最终的大奖?本次活动主办方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诚邀广大高净值群体和金融机构人士,共同守候谜底的最终揭晓。

资管大佬共商大计

从牌照制度为不少金融机构设定投资范围,到阳光私募、券商可发行公募基金,再到券商资管也可直接投资非标资产,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使得各类机构处在同一起跑线上,市场充分竞争的同时,让投资者有了更多的选择。

据了解,本次活动论坛邀请了银行、保险、信托、基金等众多机构的高层人士汇聚一堂。届时,众多大佬将共同探讨业内最为关心的话题。

近期,货币政策现宽松迹象,流动性的充裕推动着A股市场持续上升。互联网正在逐步且深刻地改变和持续影响着各行各业以及普通投资群体的投资生活。中国金融发展会有怎样的新趋势,金融监管会有怎样的新思路?这些大方向的问题受到业内普遍关注。

大资管时代下,作为金融机构的主力军,银行资管业务在最近几年飞速发展,作为拥有广泛客户群体的银行,有哪些经验值得分享?被公募基金视为市场最终买方的保险资管,未来又有哪些新的动作和想法?过往高速发展的信托计划,在一系列违约事件出现、刚性兑付被打破后,会使出怎样的杀手锏留住客户?最近两年货币基金以触网的方式实现规模急剧膨胀,进而推动公募基金资产规模的攀升,然而扣除货币基金外,基金传统的强项——二级市场管理的公募产品规模却呈现萎缩现状,公募基金传统模式将面临怎样的挑战和危机?各类资管机构的经验分享和出路探索也是业内较为关注的话题。

此外,财富管理如何支持实体经济,如何寻觅财富管理的机会,不仅是大资管时代各资产管理机构高层的疑问,也同样影响着普通投资者的钱袋子。

“我最关心的是,那些从房地产和信托分流出的资金,如何把它们吸引到我们公司来。”一位基金公司的专户负责人向记者坦言。

沪上有专户投资人士指出,自己前一段时间都在思考如何在即将到来的国企改革中挖掘新的机遇。

新秀老将齐亮相

基金公司非公募业务发展已有几年,传统老牌大型基金公司秉持着稳健经营的思路,在非公募资产管理业务默默耕耘,取得了突出的成绩,而不少后期成立的基金公司,也奋起直追取得不俗的业绩。

那么在 “2014中国金鼎奖·基金”评选活动中,又会呈现一派怎样的格局,到底是驰骋沙场的多年老将仍然一马当先,还是新秀们凭借着坚韧不拔的干劲和闯劲后发制胜?

大资管时代,如果您想了解券商、保险、信托、银行、基金等资产管理机构的特色和强项,如果您想了解未来宏观经济形势下,在房地产大周期已过,高净值群体从地产中撤出的资金,该投向何处,个人资产布局的新方向又在哪里?如果您想进一步了解,随着房地产暴利时代的落幕,诱人但安全性不高的P2P行业,预期投资收益率多少才算合理?那么,就请您关注即将在12月12日举行的 “2014中国金鼎奖·基金”(非公募及创新业务)的评选活动!

责编 祝裕

Copyright© 2014 成都每日经济新闻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90017  

网站备案号:蜀ICP备19004508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20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