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是长和系地产业务的“鸡血”还是“毒药”?

长江实业与和记黄埔均有涉足内地地产行业,然而近两年表现平平。在中原地产华南区总裁李耀智看来,此次重组有益于长和系在内地地产市场的销售,并将助力其改变现有经营模式。

每经编辑 白亚静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房地产业务是此次李嘉诚对长和系做“切蛋糕”手术的分界线。重组完成后,长地集团(全称为长江实业地产有限公司)将持有长江实业与和记黄埔旗下所有房地产业务。

诸多业内人士向邦地产记者表示,长江实业与和记黄埔均有涉足内地地产行业,然而近两年表现平平。在中原地产华南区总裁李耀智看来,此次重组有益于长和系在内地地产市场的销售,并将助力其改变现有经营模式。

长地获352亿元内地土地

虽然李嘉诚旗下有长江实业、和记黄埔两家同时开展内地地产业务的公司,但获得广泛知名度的项目却寥寥无几。作为港资房企标杆的长和系,近两年的内地地产销售成绩表现并不好。

李嘉诚在2014年长江实业的董事会主席业绩报告中称,2014年上半年,内地地产业务较为放缓,销售收益比预期低。

长江实业执行董事赵国雄在接受香港媒体采访时也曾透露,2014年前8个月,长江实业在香港的合约销售金额已经逼近200亿港元,是公司2013年在香港销售额的4倍。然而,公开数据显示,长江实业2014年上半年在内地的销售金额仅为30.75亿港元,与去年同期相比,接近腰斩。

不过,情况或将有转机。根据公告,长和系资产经过重组后,新成立的长地将成为香港最大的上市房地产公司之一,在香港拥有领先市场占有率、业务深入内地、且足迹遍及全球。

长和系的财务数据显示,截至11月30日,长江实业及和记黄埔合计拥有约1581万平方米的土地储备(原:170百万平方尺),其中,约有1469万平方米的土地储备位于内地(原:158百万平方尺)。

若按照和记黄埔2013年的内地土地储备平均成本2400元/平方米计算,仅内地项目的总价值就将达到约352亿元人民币。

长和系方面表示,长江实业及和记黄埔的所有土地储备都将注入新成立的长地集团中。除此之外,长地集团还将获得建筑面积约158万平方米的出租物业(原:170万平方尺),成为香港房地产中第二大的香港出租物业组合。并获得约1.47万间酒店房间,成为香港最大的酒店业主营商。

美联物业全国研究中心经理何倩茹向邦地产记者介绍,长和系是港资中较早进入内地的,名气很大,不过在深圳似乎没有多少受到关注的项目。

深圳房地产经纪行业协会行业研究部部长徐枫认为,长和系的产品同内地企业相比,只能算是中等水平。

中原地产华南区总裁李耀智认为,港资房企在内地做项目时,难免水土不服。

据记者了解,在内地各种房企百强榜前十名中,被视作内地房企老师的港资房企无一在内。

 

能否破除内地销售萎靡

此次重组分拆后,集合了长江实业及和记黄埔地产业务的长地集团,能否扫除长和系在内地地产销售中的颓势?

李耀智向记者表示,此次合并,对于其内地的市场销售而言,将产生诸多利好。一是,以前长和系在内地有长江实业、和记黄埔两个品牌,对普通消费者而言难以分辨,合并后在战略层面更加统一;二是,两家的人力等资源更加统一;三是,合并后的长地可以更加专注于住宅地产。

徐枫有不同意见。在她看来,资产重组只是企业发展的手段之一,可能不会产生什么特别的影响,反倒是合并后可能存在一定风险,影响原有的成熟品牌。

据记者了解,长和系在内地地产业务放缓,除了与市场大环境有关,即香港与内地的房地产市场一热一冷、呈现背离,还与其开发速度较慢有关。

在李耀智看来,像长和系这类港资房企,在内地开发项目时,开发速度较慢。速度慢有三个原因:一是以前更多是以协议方式拿地,港资比不过内地房企;二是港资企业在内地的融资渠道受限,多依靠外汇,要经过外汇局拿到批文;三是对内地的了解比不过内地房企,虽然进入内地,但总体还是以香港为基地,决策时会比较慢。

也许港资房企的开发速度本来也不够快,反而是内地太快了。何倩茹称,港资房企在内地的投资规模较小,自身可能不习惯内地的开发速度。

另外,长和系的投资策略转变,或也是其最近在内地地产销售中表现不好的原因之一。

2013年以来,李嘉诚不断抛售包括地产项目在内的内地资产,并将目光转向欧洲市场。

2013年2月,对商业地产向来只租不售的李嘉诚,罕见地将位于深圳核心区的世纪汇广场的27个楼层作价近30亿元卖出。2014年,又逐渐遣散和记黄埔与中国航空技术深圳有限公司的合资企业——深圳和记黄埔中航地产有限公司的员工。

何倩茹表示,十几年前长和系在投资内地地产项目时曾很踊跃,与近几年的情况正相反。

她举例说,近几年,深圳一直希望吸引港企投资,也曾因为前海的部分地块找过李嘉诚,但未成功,一方面内地地块普遍较贵,压缩了房企的利润空间,另一方面,港企非常看重投资回报率,低于一定水平就不会考虑。

徐枫称,港资房企在香港有很多投资机会,如今内地地产行业的成本已经不低,不是进入的最好时机。

李耀智也认为,未来长和系的主要业务可能会更多的放在香港,逐渐减少对内地的投资,但不完全退出。

此外,未来长和系在内地地产的经营模式也将改变。据李耀智介绍,以前长和系的操作多是低价拿地,等待有更高的溢价后再卖出,现在内地地价已经不低,这种模式无法继续。因此他认为,在合并了地产业务后,长地集团在内地的经营模式,可能变成“高买高卖、高周转”,通过调整定位等方式加大附加值,更多关注一线城市。

 

点击邦地产微信原文

 

责编 蔡雅芸

Copyright© 2014 成都每日经济新闻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90017  

网站备案号:蜀ICP备19004508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20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