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解读环境第三方治理 促多部委出台配套政策

1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副司长王善成对《关于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内容进行了解读。

每经记者 李彪 发自北京

1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副司长王善成对《关于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内容进行了解读。《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此次是官方对半个月前出台《意见》的进一步细化解读,对指导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对于公众普遍关心的《意见》能否得到贯彻实施,达到预期效果的问题,王善成指出,“在新的环境治理体系中,政府角色定位,应由以前的污染治理主导实施者转变为污染治理的引导合作者。”

王善成特别强调,这项改革的核心和根本所在是通过市场化引入竞争,提高环境公共服务供给效率和服务质量。

针对《意见》中提出的“政府不得承诺不合理的高额固定收益回报”的问题,王善成指出,政府对于第三方治理的原则应该主要是通过市场机制鼓励和引导,而不是强迫企业必须委托第三方治理污染。此外,保证招标、谈判等程序的公平公正,推动企业建立诚信档案和信用累计制度,探索使用黑名单制度等也是政府在推进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工作方面的重要职能。

对于社会普遍关注的政府监管的尺度和底线问题,王善成介绍说,这个尺度和底线“是保障公民的环境权益,第三方治理企业一定要保证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在分工问题上,在中央层面由经济发展改革部门重点负责制定政策,环保部门负责环境执法;在地方层面则是以地方政府作为一个整体来具体执行。

有企业负责人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如果未来能按照相关文件精神严格执行,目前遭遇到的环境难题或许都能迎刃而解。

对于这个问题,王善成表示,将按照《意见》要求,选择有条件的地区、行业进行试点示范。对第三方治理制度模式改革示范的总体安排、时限要求和行业范围将会进一步细化,最后还是要抓紧出台配套制度和政策。

根据分工,发改委、财政部主要负责制定推进第三方治理的投融资、财税等政策;环保部门负责出台第三方治理的规章制度,会同相关部门对相关方的责任边界、处罚对象、处罚措施等做出规定,健全环保标准,强化执法监督。住建部门负责加强对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营的管理。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会同有关部门研究支持环境服务业发展的融资信贷方面的支持政策。

对环境污染治理相关行业的公司来说,随着《意见》的落实,将迎来发展机会。聚合威拓北京环境设备有限公司负责人秦永强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介绍,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制度的实施对他们一个利好消息。公司已经在技术研发、人才储备和市场拓展方面做好了充分的应对措施,准备在环境污染治理领域大展拳脚。  (实习生王微对本文亦有贡献)

 
责编 赵庆

Copyright© 2014 成都每日经济新闻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90017  

网站备案号:蜀ICP备19004508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20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