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贸易限制达金融危机后顶点 中方倡议防止贸易保护重新抬头

商务部国际司司长张少刚在会上提出,作为本届G20峰会的主办国,中方倡议G20将不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的承诺延长至2018年。具体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承诺不采取新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二是逐步减少和取消已经采取的贸易限制性措施。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王辛夷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每经记者 王辛夷

7月9日到10日,二十国集团(G20)贸易部长会议将在上海召开。近日,商务部就此召开了专题新闻发布会。

商务部副部长王受文介绍,今年的G20贸易部长会议将主要讨论G20贸易投资机制建设,促进全球贸易发展,支持多边贸易体系,促进全球投资以及促进包容、协调的全球价值链等议题。

在全球贸易整体低迷的当下,在全球贸易总额中占比超过30%的亚洲地区也备受压力。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姚枝仲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除了世界性的因素之外,亚洲还受到了贸易保护措施的影响,当前很多区域贸易谈判的发展趋势并没有朝着有利于新兴经济体的方向在发展。

本次会议召开前夕,世界贸易组织(WTO)发布报告,称从去年10月到今年5月,G20经济体出台贸易限制措施的速度,达到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最快水平,显示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

商务部国际司司长张少刚表示,作为本届G20峰会的主办国,中方倡议G20将不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的承诺延长至2018年。

将讨论G20贸易投资机制建设

根据世界银行发布的数据,2015年,全球贸易在经历了上半年的大幅下滑之后,下半年出现复苏但速度减慢,世界进口总量增速为1.7%,远低于2014年的3%——这已经是连续4年全球贸易增速低于3%。

据WTO预测,2016年全球贸易增长速度维持在2.8%的水平。这将是全球贸易增速连续第5年低于3.3%的水平,也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表现最糟糕的年份。而从WTO以往的预测来看,由于该组织对全球经济复苏前景的判断偏乐观,这一预测十分有可能高于真实水平。

“原来国际贸易的增速差不多是经济增长的一倍,也就是贸易增长10%,经济增长5%,可是现在贸易和经济的增速差不多持平。”对外经贸大学副校长林桂军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介绍,而亚洲连持平都做不到了。

世界银行在今年3月份发布的报告认为,2015年全球商品进口增长放缓的主因之一在于亚洲新兴市场。2014年,亚洲货物贸易增速为1.8%,仍然高于全球水平,且比重也有所提高,但增长速度却不如之前。

林桂军认为,亚洲贸易下滑是跟随式的,而非独立出现的。“全球金融危机以后各国的需求下降了,贸易也就上不去,而亚洲自己也没有实力去抵抗这种趋势。”

尽管国际贸易仍然正增长,但增长速度非常缓慢。在即将召开的G20贸易部长上,如何促进全球贸易发展是各国紧密关注的焦点话题。

王受文介绍,今年的G20贸易部长会议将主要讨论G20贸易投资机制建设,促进全球贸易发展,支持多边贸易体系,促进全球投资以及促进包容、协调的全球价值链等议题。

在促进全球贸易增长方面,王受文表示,中国将协同各国探讨G20全球贸易增长的战略,包括改善全球贸易治理,降低全球贸易成本,建立全球贸易警惕指数等。

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影响增长

对于全球贸易当下的颓势,张少刚认为,这与贸易保护措施居高不下不无关联。

WTO发布的最新报告指出,从去年10月到今年5月,G20经济体出台贸易限制措施的速度,达到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最快水平,显示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

根据报告,去年10月中旬到今年5月中旬,G20经济体采取了145项新的贸易限制措施,月均近21项,高于前一监测期间的月均17项。2008年以来,G20经济体采取了1583项新的贸易限制措施,仅取消了387项此类措施。

报告还显示,去年10月到今年5月,反倾销措施占全球贸易限制措施的绝大部分,其中多数反倾销调查集中在金属、化工等行业。

世贸组织总干事阿泽维多表示,这些贸易限制措施以及反贸易论调的高涨将可能对全球贸易流动产生进一步的负面影响,进而对经济增长和创造就业带来不利影响。

张少刚在会上提出,作为本届G20峰会的主办国,中方倡议G20将不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的承诺延长至2018年。具体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承诺不采取新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二是逐步减少和取消已经采取的贸易限制性措施。

张少刚说,中方呼吁各成员国严格履行每采取一项新贸易保护措施需向WTO通报的义务,也继续授权世贸组织、经合组织和联合国贸发会议每年两次发布监督报告以形成对贸易保护主义的监督压力。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贸易保护不仅不利于世界经济增长,也对全球贸易发展蒙上阴影。张少刚指出,作为世界主要经济体的代表,G20应肩负起促进全球经济复苏和增长的责任。中方希望通过以上倡议,与G20一道加大反对贸易保护的力度,促进全球贸易尽快走出低谷。

责编 王可然

Copyright© 2014 成都每日经济新闻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90017  

网站备案号:蜀ICP备19004508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20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