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指数连续走弱 专家称做多人民币动力增强

7月28日人民币中间价上升,主要是受美联储7月偏鸽派的利率决议推动的美元大跌影响。随着国际市场美元的回落,做多人民币的动力会有所增强。

每经编辑 每经实习记者 张寿林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每经实习记者 张寿林

7月28日,美元对人民币中间价下调74个基点至6.6597,相对一周前的直逼6.70关口,人民币贬值势头有所逆转,对美元价格回到月初水平。

当日,美元对离岸人民币即期汇率也一度跌至6.6578,全天整体保持走跌势头。

回顾本周人民币走势,贬值轨迹从周一开始便发生逆转,人民币已逐步摆脱6.7关口压力。

知名外汇专家韩会师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说,7月28日人民币中间价上升,主要是受美联储7月偏鸽派的利率决议推动的美元大跌影响。随着国际市场美元的回落,做多人民币的动力会有所增强。

美联储鸽派论调引发美元指数跳水

7月28日人民币中间价上升,韩会师分析指出,主要是受美联储7月偏鸽派的利率决议推动的美元大跌影响。

美联储(FED)的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在7月26~27日的货币政策会议后发布声明称,家庭支出一直强劲增长,但企业固定投资疲弱。通胀继续在2%的长期目标水准之下,部分是因之前能源价格下跌以及非能源产品进口价格下降。基于市场的通胀补偿指标仍处于低位,多数基于调查的指标显示,近几个月较长期通胀预期基本上变动不大。

预计短期内通胀仍保持低位,部分原因为能源价格之前的下滑,但预计将在中期升至2%,因为能源和进口价格下挫的暂时性影响消退及就业市场进一步增强。

在这种背景下,委员会决定维持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在0.25~0.5%。货币政策立场保持宽松,因此会支持就业市场状况进一步改善,并带动通胀回升至2%。

韩会师进一步分析说,由于隔夜市场美元下跌幅度较大,在“参考一篮子货币”定价规则下,对人民币中间价起到较大的拉升作用。如果美元后市继续回落,人民币中间价有望继续攀升。如果7月28日夜盘,美元指数最终能够收盘在96.50附近,7月29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有望回升至6.6450~6.6500区间。

美元对人民币即期汇率承压

事实上,美元价格回落已从本月25日开始,美元指数从当日开盘价的97.3939开始,连续四日一路下行至28日的收盘价96.5185。与此对应,美元对人民币中间价自25日的6.6860回调至28日6.6597,跌幅达263点。

韩会师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随着国际市场美元的回落,以商业银行自营盘为代表的境内机构投资者做多美元的动力随之下降,做多人民币的动力会有所增强,这也有助于人民币回升。此外,随着人民币在7月19日之后脱离6.70整数点位,境内外投资者对6.70可能是监管当局短期底线的预期明显升温,这进一步降低了美元多头的热情。

“美元指数近期的连续回落主要源自市场对美联储加息预期的淡化。”韩会师进一步分析说,国际市场普遍认为,英国脱欧、欧洲难民危机、地区冲突等诸多因素可能持续对全球经济增长造成负面影响,这会迟滞美联储的加息步伐。7月27日美联储公布7月利率决议后,市场普遍认为美联储并未做好进一步加息的准备,对美联储能否在9月加息持悲观态度,进而导致美元继续下跌。

韩会师还认为,上周,美元兑人民币即期汇率受到较为明显的打压,导致美元兑人民币收盘汇率大幅走低。在“参考收盘价”定价原则下,较低的收盘价会直接对次日的中间价起到打压作用。即使隔夜国际市场美元升值,其对次日中间价的拉升作用也会被较低的收盘价所抵消。所以打压收盘汇率一方面直接压低了当天的美元即期汇率,同时还可以对次日的美元汇率产生压力,是一举两得的手段。

韩会师进一步指出,在上周,海内外媒体热炒央行入市干预。其实在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下,监管当局有入市引导市场情绪的法理依据,这无可厚非,不值得大惊小怪。如果真的是主要依靠监管当局调控才抑制了人民币的贬值步伐,那么也从反面证明,人民币并没有主动参与竞争性贬值的意愿。

 
责编 姚祥云

Copyright© 2014 成都每日经济新闻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90017  

网站备案号:蜀ICP备19004508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20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