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独角兽”企业数全球第二 仅次于硅谷

“中关村指数2016”报告显示,2015年,中关村新创办科技型企业2.4万家,比2014年净增1.1万家。截至2015年,中关村拥有40余家技术独特、市场扩张迅速、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独角兽”企业。在全国范围内,中关村“独角兽”企业占比超过50%。在全球范围内,中关村“独角兽”企业数仅次于硅谷,全球排名第二。

每经编辑 每经实习记者 张怀水    

每经实习记者 张怀水

1012日,在“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北京会场启动仪式暨中关村创新创业季开幕式”上,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关村创新发展研究院院长赵弘发布了“中关村指数2016”。

据了解,“中关村指数”由“创新创业环境、创新能力、产业发展、企业成长、辐射带动、国际化”6个分项指数合成,共包括14个二级指标和38个三级指标。其中,创新创业环境指数为542.1,位居第一。

赵弘在发布会现场指出,双创指数位居第一,说明中关村已经成为创新性企业培育的全球高地。中关村科技型企业快速涌现,高成长、高估值企业快速增加,“独角兽”企业占据全国半壁江山。

“中关村指数2016”报告显示,2015年,中关村新创办科技型企业2.4万家,比2014年净增1.1万家,是中关村多年来新创办企业数量增长最多的一年。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截至2015年,中关村拥有40余家技术独特、市场扩张迅速、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独角兽”企业。在全国范围内,中关村“独角兽”企业占比超过50%。在全球范围内,中关村“独角兽”企业数仅次于硅谷,全球排名第二。

赵弘表示,“独角兽”企业大多是一些高成长值、高估值的企业并且产业高端化特征明显。2015年,中关村现代服务业实现收入26812.7亿元,占总收入的65.7%,同比增长17.2%;高技术产业实现收入15109.2亿元,同比增长19.9%,现代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成为中关村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根据“中关村指数2016”相关数据,2015年,中关村新创办科技型企业2.4万家,相对于2010年增长了一倍多,日均新创办科技型企业达66家。373家当年新创办企业获得PE/VC(上市前企业投资),约占中关村获得PE/VC企业总数的四分之一。

责编 王可然

Copyright© 2014 成都每日经济新闻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90017  

网站备案号:蜀ICP备19004508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20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