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偿债高峰年遇上融资收紧 房企苦寻资产证券化突破

一方面房企遭遇融资持续收紧,另一方面偿债高峰期或将来临,“资金”成为了诸多房企2018年需要面临的首要难题。

每经编辑 舒曼曼    

每经记者 舒曼曼 每经编辑 梁秋月

“拿钱比拿地更重要,回款比销售更重要。”易居企业(中国)集团有限公司CEO丁祖昱的一席话道破了房企正面临资金难题。银行收紧房企融资额度,多项新规围困,加上发债遇冷,房企想要“拿钱”势必需要找出新的路子。

事实上,房企正面临还债压力的高峰,一家上市房企高管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坦言,房地产行业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从去年开始,各家房企在资金方面的压力就逐渐明显。

一方面遭遇融资持续收紧,另一方面偿债高峰期或将来临,加之发债遇冷更是“雪上加霜”,房企该如何解决“钱紧”难题?银河证券投资银行总部上海部总经理刘智博公开表示,资产证券化产品未来可能是房企解决资金面偏紧的主流融资产品。

2018年拿钱比拿地更重要

“房地产是资金密集型的行业,无论是开发企业还是购房人,都特别需要金融对房地产的支持。”丁祖昱坦言,2016年房企可能还觉得日子非常好过,但是2017年二季度之后,整个房地产行业融资环境发生了180度的转变,去年在境内发行的企业债从2016年4500亿元下降到2017年的430多亿元,降幅达90%。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析表示,从各地楼市调控看,预计房企的资金压力还将持续,这种情况下,发债等渠道还有可能继续收紧,对房企来说,2018年将是房企最近4年资金压力最大的一年。

国海证券统计,从2017年~2020年房地产债券到期分布情况来看,债券再融资压力最大的是2020年,然而,在房地产行业资金链紧张的大背景之下,一旦投资机构选择回售,偿债压力可能会提前到2018年或2019年。此外,如果不考虑回售和还未发行的债券,AA以下及无评级的房企债到期规模最大的是2019年的381亿元,其次是2018年的309亿元。

2017年8月,证监会明令禁止房企通过再融资途径拿地,随后上海、南京、北京等各地也相继出台政策,从资金方面控制房企拿地。比如,上海严查房企拿地资金,对于“缴付土地竞买保证金、定金及后续土地出让价款”就已经命令堵上了五条渠道:银行贷款、信托资金、资本市场融资、资管计划配资、保险资金。北京银监局要求,严防各路资金违规进入房地产市场,逐步降低银行资金通过贷款、投资、理财、信托等渠道流入房地产市场的速度和规模。南京、广州则规定房企拿地必须用自有资金,“一分钱都不准贷”。

对于房企来说,最传统的融资方式还是银行贷款。但银行开发贷占比由2011年第三季度末的32.8%下降至2017年第三季度末的26.0%,房企取得开发贷前必须获得四证,且开发贷不得用于购置土地,因此房企在开发最初期需要通过其他渠道筹集资金。

此外,房企的融资成本也在不断增加。丁祖昱坦言,房企直接从银行贷款融资也越来越难了,间接融资和信托难度也在不断加大,现在房企能承受的短期融资成本已经达到10%,甚至是15%以上。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来房企发行的债券利率均在5%~6%以上,同年6月多宗融资的资金成本已经接近或超过7%。整体看,所有房企的融资成本相比2016年平均4%均有非常明显的上行。

随着境内融资收紧,境外融资成为2017年房企融资的关键词,海外融资的步伐在继续加快。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全年,房企境外融资合计388.6亿美元,同比2016年全年的140.6亿美元上涨了176%。

丁祖昱表示,2018年对房企来说拿钱比拿地更重要,对现金流管理和融资管理非常关键,这也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房企通过股权融资,特别是境外的股权融资和境外发债来补充现金流。

资产证券化谋出路

在楼市调控的大趋势下,房企越来越关心资金链安全,但房企的融资渠道并未完全被堵住,不少融资品种仍然受监管层鼓励和支持。

不少房企通过股权配售实现融资,由于近期房地产股市明显升温,大部分房地产上市公司股价均刷新历史新高,这也使得很多企业开始配售股权融资。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发现,通过配售融资的房企也不在少数。1月15日,中国金茂折让约6.80%配售9亿股现有股份,所得净额约33.06亿港元。1月17日,碧桂园与配售代理订立配售及认购协议,据此,配售代理同意代表卖方按全数包销基准以每股股份17.13港元的价格配售4.6亿股现有股份。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股权融资对于中小房企来说也是较好的融资手段,融资效率高,而且对于此类房企来说,类似的融资形式也是当前无奈之举;从房企的动作来看,目前的融资关键要支撑过今年上半年的压力,到了下半年若市场交易回暖,反而是有机会了。

刘智博认为,资产证券化产品未来可能是房企解决资金面偏紧的主流融资产品,资产证券化产品作为标准化产品,会有更多金融机构购买,从房企的角度来讲,如果有稳定的现金流,可以形成证券化产品。

目前来看,最火的资产证券化产品要数长租公寓,在房住不炒的大背景之下,政府在大力发展租赁事业,由此使得基于长租公寓而形成的资产证券化产品备受鼓励和关注,因此,长租公寓产品的资产证券化也为房企融资开了一扇窗。

2月24日,广州本土国企越秀集团的一项“中联前海开源-越秀租赁住房一号资产支持专项计划”获得了深交所审议通过,募资金额为50亿元;无独有偶,2月初,碧桂园“中联前海开源-碧桂园租赁住房一号资产支持专项计划”成功在深交所获批,产品规模100亿元,成为迄今为止国内首单百亿规模租赁住房REITs。

中信证券研究认为,未来,资产证券化将在房地产融资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此外,一些民间的担保类公司、地方AMC公司、财富中心、供应链金融、保理等较为灵活的融资渠道也存在合作空间。

责编 梁秋月

Copyright© 2014 成都每日经济新闻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90017  

网站备案号:蜀ICP备19004508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20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