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博鳌 |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张燕生:全球化需要再平衡机制 让更多普通人受益

每经记者 李可愚     每经编辑 毕陆名    

Upload_1523345987687.thumb_head

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举办地

每经实习记者 李可愚 记者 胡健 每经编辑 毕陆名

近年来,部分国家掀起了所谓的“逆全球化”浪潮。有观点认为,一些普通人的利益在全球化过程中受到了损害。对于这种观点,中国专家学者又是如何看待的呢?

4月10日,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的一场分论坛上,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指出,当前的全球化过程中的确出现了有一些人受益,有一些人受损的问题。我们需要一个再平衡的机制,让更多的普通人受益。

他具体指出,在全球化过程中,中国也面临着发展不均衡的问题。“我们城乡收入的差距在全球化时期是扩大的,我们的区域之间发展差距在全球化时代是扩大的。”张燕生表示。

张燕生还表示,针对这种情况,下一步中国希望推动全球化是一个开放、包容的全球化。开放包容的全球化能够减少城乡差距,减少区域差距,减少居民的差距,减少世界的不平衡。“也就是说我们怎么能够在全球治理的改革,在国内政策的改革,能够让更多的普通人受益。”张燕生强调。

张燕生还指出,在当前全球化和技术革命并行发展的大背景下,要重视如何在提升自动化程度的同时保障就业。“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减少就业机会,怎么能够创造更多绿色的就业,普惠的就业,共享的就业,包容的就业。这也是中国在推动开放,推动全球化过程中面临的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责编 毕陆名

Copyright© 2014 成都每日经济新闻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90017  

网站备案号:蜀ICP备19004508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20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