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无人机一天“炸”5次 ,把这群人从黑龙江农场“炸”到东莞厂里

农业植保无人机作为工业级无人机重要的垂直应用行业,引起诸多公司跨界布局。挂牌于新三板的莱盛隆(835826,OC),也看中了植保无人机市场。2016年,在原有的智能手机配件业务的基础上,莱盛隆增加了动力电池、无人机等新产品。

每经记者 莫淑婷    每经实习编辑 徐斐    

近年来,无人机“赛道”上涌入一大批跃跃欲试的“选手”,农业植保无人机作为工业级无人机重要的垂直应用行业,更是引起诸多公司跨界布局。挂牌于新三板的莱盛隆(835826,OC),同样看中了植保无人机市场。2016年,在原有的智能手机配件业务的基础上,莱盛隆增加了新的产品动力电池、无人机。

不过,《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由于莱盛隆植保无人机故障率高且售后服务未跟上,7月6日中午,多位植保无人机代理商选择由黑龙江赶往莱盛隆东莞总部协商退货。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莫淑婷摄)

植保无人机遭部分代理商退货

东莞市凤岗镇位于东莞市的东南部,这个面积约80平方公里的镇上汇聚着大量的工厂。平日里,除了工厂上下班时短暂的嘈杂外,整个工业园区都十分安静。

7月6日中午,多位植保无人机代理商来到了位于东莞市凤岗镇金凤凰工业区的莱盛隆创业园门前,拉起了手中的条幅。向厂区内部望去,记者看到厂区内竖着的广告牌展示的是莱盛隆植保无人机的三款产品。

据了解,这几位植保无人机代理商均来自于黑龙江不同农场,此前曾与莱盛隆签订了植保无人机代理合同,每台植保无人机价格在5.2万元左右。

其中一位植保无人机代理商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根据当初的口头协议,原定于4月便可拿到第三代的植保无人机,但最终我们这几个代理商都只拿到了样机。而且样机也频繁发生故障,一天甚至能“炸机”5次,售后也经常以缺零部件为由并未实际解决问题,最终机器只能闲置在一旁。如今已耽误了2个月的植保作业,在与厂家沟通无果的情况下,只能选择赶来东莞协商退货。”

代理商提及的植保作业,指的是病虫害防治。东北为一年一季水稻,一般植保作业期为5月到7月中旬。实际上,记者了解到,不止是莱盛隆的无人机,很多购买植保无人机的用户往往都面临产品故障而难以快速修复的难题,经常因为漫长的售后维修流程而错过植保作业时间窗口,甚至会耽误农时影响收成。

另一个代理商告诉记者,“目前业内最普遍的载荷为10kg,莱盛隆3WD-LSL-6-15L型号无人机载重15公斤,载重比较多。而且大疆的植保无人机往往买二十台才会配一台备用机。如果机子出现了故障,寄回厂维修的话15天内返回,这在一定程度也影响了作业。之所以成为莱盛隆的代理,也是因为莱盛隆厂家答应买一台备一台,解决掉这个售后维修漫长问题。但是最终也只有部分代理商才拿到了备用机,即便是拿到备用机,也因为机子故障率太高,无法正常作业。”

代理商们提供的与莱盛隆副总经理罗文星5月31日及6月1日的微信对话页面显示,罗文星坦言机子存在问题,希望代理商们能给半个月的时间,让技术人员对客户逐个走访一遍,经排查确无解决方法后,再决定召回所有机子并退款。

7月7日下午,代理商们得以进入莱盛隆凤岗工厂二楼的会议室协商。在协商过程中,罗文星坦言公司在无人机业务上也是亏损的。罗文星向记者表示,并未与代理商们断掉联系,之所以此前并未召回所有机子并退款,也是因为技术人员并未走访完全部客户,后续会尽快处理代理商的事。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现场了解到,黑龙江地区代理商共采购了39台植保无人机。代理商们提供的资料显示,目前要求退机的代理商共13家,退机数超过22台。

经协商,罗文星表示将于7月9日向公司提交召回所有机子并退款的提议,最终方案最快于周一确定。而代理商们则须将之前领取的植保无人机及全部零部件寄回东莞,待验收后再退款。不过,在7月9日晚间,莱盛隆给出的方案是,仅退回一半的钱。

莱盛隆2017年年报显示,2017年公司净利润同比上升37.60%。莱盛隆解释称,公司在产品上进行了战略化调整,削减了手机配件利润低的产品,如保护膜、充电器等,此外增加了动力电池、植保无人机等毛利高的产品,综合毛利率有所提升。记者注意到,2017年公司无人机服务费为754.72万元,仅占总营业收入的7.20%。

多家上市公司布局植保无人机

在2017年中国农业植保无人机领域,头部企业大疆创新和极飞科技在无人机价格、性能方面展开厮杀,客观上对植保无人机在国内的推广起到助力作用。在业绩方面,极飞科技方面宣称,2017年收入超过3亿元,并实现盈利;大疆创新总裁罗镇华则于2017年年底在广州财富论坛上表示公司计划在未来两三年不考虑盈利,以寻求在行业应用领域的扩张,尤其是农业植保行业。

为了赶上农业植保无人机的“风口”,《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发现,有多家上市公司正在布局该业务。

2017年5月19日,隆鑫通用设立专注于农业植保等服务领域的重庆领直航科技有限公司(简称领直航),主要定位于大田植保。根据隆鑫通用2017年年报显示,领直航2017年实现营业收入28.56万元,净亏损323.82万元。

2018年6月16日,隆鑫通用回复深交所问询函时表示,由于公司产品投入市场较晚,尚未形成规模化作业,相比目前植保行业主要采用的大疆、极飞、安阳全丰等企业产品进行植保作业(预计超过60%)的市场份额相比,处于起步阶段。

星光农机则于2017年年报中表示,将通过并购方式补齐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产业链短板,适时向精密种植机械、农用植保无人机、玉米收获机、土豆收获机、花生收获机和青贮机等业务领域延伸。

新三板企业全丰航空(839329,OC)的收入来源则主要为植保无人机销售、飞防作业服务。2017年,全丰航空实现营业收入7149.02万元,同比增长174%;实现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0.34万元,上年同期为亏损111.54万元。

另一家新三板公司韦加股份(837999,OC)则主要从事工业级无人机的研发、生产、销售、服务及培训。2017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332.1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6.16%;实现净利润499.37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28.45%。

植保无人机市场洗牌加速

据了解,众多上市公司之所以布局植保无人机,很大程度上是看中了植保无人机背后广阔的市场。我国是传统农业大国,种植业、畜牧业规模庞大,但是在自动化、机械化、集成化发展方面距离发达国家还有一定差距。眼下,随着科技发展,越来越多的植保无人机飞向了田间地头。

相对于传统植保方式,无人机植保有着人机分离、省水省药、作业效率高、克服地形不便等多重优势。农业农村部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5134号建议的答复》中称,“截至2017年底,全国植保无人机保有量达到14000多架,从事航空植保的服务组织已超过400家。据统计,2017年,全国植保无人机统防统治面积超过1亿亩次,有人驾驶的固定翼飞机和直升机防治病虫面积超过4000万亩次。”

艾瑞咨询预测,到2025年,国内无人机市场总规模将达到750亿元,其中行业应用农林植保约为200亿元,安防市场约为150亿元,电力巡检约为50亿元,而用于航拍娱乐的消费级市场为300亿元。

尽管我国植保无人机市场发展势头积极,行业标准、操作规范缺失,无人机用农药剂型不配套,售后服务体系不完善,维修保养成本高等问题,仍然制约着植保无人机的推广应用。此前由于缺乏相应的行业标准,植保效果难以有效评估,导致生产企业鱼龙混杂,发展良莠不齐,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都没有保障。

有农户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植保无人机是在2016年开始火的,到2018年上半年,已经出了很多植保无人机品牌了。但是目前大疆植保无人机在黑龙江市场的占有率还是最高的,其次是极飞。这两个品牌的无人机虽然也会发生‘炸机’,但是频率比较低。而有些小品牌的质量和售后不行,发生故障的频率相对高很多。”

深圳市无人机行业协会副会长余景兵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虽然工业级无人机市场前景很好,但是现阶段市场拓展程度不及消费级无人机,主要是缺乏政策支持和行业标准。此外,在企业层面,很多领域,比如无人机巡线、植保等,技术并未完全成熟,部分厂家产品质量不稳定,也就容易发生炸机的情况。据数据统计,一些厂家的植保无人机返厂率甚至高达85%。”

2018年6月1日,《植保无人飞机质量评价技术规范》(以下简称《标准》)正式实施,打响了植保无人机行业标准化第一枪。《标准》中针对无人机植保作业的实际情况,规定了环境适应性、自主控制模式的各向飞行精度、均匀性变异系数;同时考虑了人员安全、公共安全和机具安全等因素,明确了空机质量、最大起飞质量,规定了限高限速限距功能和电子围栏功能等要求。

业内人士指出,随着《标准》的正式实施,有望加快化解我国植保无人机行业低端化、同质化的风险,大幅提升相关产品质量水平,切实提升植保作业效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同时,我国植保无人机市场也有望借此实现新一轮快速增长,植保无人机市场洗牌将进一步加速。

尽管此次代理商们要求退货,但是对于他们而言,仍会选择采购植保无人机进行作业。他们告诉记者,“目前正在接洽其他的植保无人机品牌,农村对植保无人机的需求太大了。”

责编 徐斐

Copyright© 2014 成都每日经济新闻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90017  

网站备案号:蜀ICP备19004508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20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