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友建工正式更名去“建工” 开业首年三家互助保险社均未实现盈利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北京市企业信用信息网显示,汇友建工财产相互保险社已正式完成更名,名称变更为汇友财产相互保险社。目前该相互保险社的官网等平台上已经陆续完成名称更新。
每经记者 涂颖浩 每经实习编辑 廖丹

图片来源:摄图网
近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北京市企业信用信息网显示,汇友建工财产相互保险社(简称“汇友建工”)已正式完成更名,名称变更为汇友财产相互保险社(简称“汇友相互”)。目前该相互保险社的官网等平台上已经陆续完成名称更新。
汇友相互保险是获批的三家相互保险机构中唯一一家由保险公司主要发起建立的相互保险社。汇友相互专注于建筑业保险细分市场,在工程招投标、施工合同履约、工程监理、工程延保等领域开展保险业务。官网显示,该公司提供投标险、履约险、支付险和其他险种四大类。
7月13日,银保监会发布《汇友建工相互保险社变更名称的批复》,同意该社的名称由“汇友建工财产相互保险社”变更为“汇友财产相互保险社”。汇友相互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更名主要是为了使名称更简捷易记,参考保险同业,特别是其他相互保险组织的命名惯例。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4月,汇友相互营业范围变更获批,公司经营范围增加增加了企财险、家财险、短期健康险和意外伤害保险等。对此,记者进一步从汇友相互处了解到,经营范围增加了上述险种,是因为在实际业务开展过程中,发现了这些领域其实也是有保险需求的,公司业务仍专注于住建及工程领域。
作为国际主流的保险组织形式之一,相互保险社模式在国内仍处于探索期。开业首年,三家相互保险社均未实现盈利。数据显示,2017年信美相互、众惠相互、汇友相互的净亏损分别是1.69亿元、6058.54万元和3106.63万元。
在业内人士看来,拓展业务范围无疑有利于增加相互保险社的盈利多元性,尤其是短期健康险和意外伤害保险这类利润型险种,虽然件均保费不高,但是赔付率也很低。《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国内首家互联网保险公司众安保险在开业半年时间,也在业务范围中增加“短期健康、意外伤害保险。此外,目前另两家相互保险社经营范围也包含健康险和意外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