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沉市场已成进口商品消费重要潜力区 专家:加大进口力度将带动国货升级

消费者的消费升级诉求为进口商品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尤其是低线级市场,当前已是进口商品消费的重要增长潜力区。

每经记者 陈克远    每经编辑 王丽娜    

_______500668990_banner.thumb_head

图片来源:摄图网

正值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即将召开之际,回顾过去一年我国进口商品消费情况,不仅规模上增长明显,同时市场表现上也不乏亮点。

10月31日,京东大数据研究院发布《2019进口品牌消费趋势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称,中国消费者对进口品牌商品的需求持续走高,越来越多的进口品牌商品乐于通过电商开拓中国市场。

《报告》还指出,消费者的消费升级诉求为进口商品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尤其是低线级市场,当前已是进口商品消费的重要增长潜力区。

在多位业内专家看来,中国消费者的消费升级诉求与进口品牌的发展需要相辅相成,扩大进口是丰富我国消费内容、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表现。在此背景下,关注进口品牌商品的消费人群和消费趋势,不仅有助于促进我国消费市场进一步释放潜力,同时也将促进国内制造业的提升和高质量的发展。

下沉市场成进口商品消费潜力区

电商平台已是承接进口商品与中国消费者的“新纽带”之一,通过对平台数据梳理,更能看清进口商品的消费趋势。

上述《报告》数据显示,2019年前三季度,京东平台下单金额TOP5进口国分别为美国、日本、德国、荷兰和意大利。值得注意的是,TOP5进口国的消费金额占比较去年同期下降1.28%,相较而言,墨西哥、葡萄牙、爱尔兰、澳洲(澳大利亚+新西兰)、俄罗斯、以色列、意大利、越南、法国、智利等进口国,在2019年前三季度的下单金额同比增幅均超过了80%。

京东大数据研究院首席数据官刘晖表示,开放的中国市场吸引了来自越来越多国家的进口品牌,由此导致头部国家的下单金额占比集中度开始下降。在这种情况下,扩大的进口商品种类将进一步拉动消费者选购。

中国消费者对进口商品的青睐主要源于在安全、健康、信任等层面的影响,但不同地域的消费者也有不同的品类偏好。如《报告》显示,通过对消费人群进行进一步划分,可以看到,“都市青年”更爱购买生鲜、钟表、电脑办公、宠物生活、数码类;“小镇青年”则偏爱母婴、服饰内衣、鞋靴、汽车用品、玩具乐器类。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地域的消费人群在消费能力上也有明显差异。

根据《报告》,2019年前三季度,从绝对值来看,一到三线城市的进口商品下单量占比高于四到六线城市,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仍是进口商品消费的主阵地;但若从消费增幅来看,“小镇青年”在进口品牌商品下单金额、下单用户数的同比增幅分别是65%、60%,而“都市青年”这两组数据则分别是57%、49%。

对此,刘晖表示,18-25岁年轻人群体的购买力逐渐被释放,开始展现出巨大的消费潜力,“都市青年”和“小镇青年”在进口商品的消费力度上都有明显增长。而“小镇青年”在下单金额、下单用户数方面所表现出的更高增幅却是低线级城市消费力爆发的表现,这也意味着下沉市场已经成为进口商品消费的重要潜力区。

专家:加大进口力度将带动国货升级

可以看到,在我国主动扩大进口的政策举措逐步落实、老百姓消费升级诉求越发明显的背景下,中国消费者对进口商品需求越发旺盛,同时有越来越多的进口商品进入中国市场。

以京东旗下跨境进口商品业务海囤全球(由原“京东全球购”更名而来)的数据为例,自第一届进博会以来,海囤全球新品牌数量同比增长超过150%,并支持一大批新品牌成交额同比增长超过600%,如美维仕Vitamin World、萃益维CENOVIS、VIDIVICI、Bubs等品牌。

高质量进口商品进入中国市场难免会对国内本土品牌造成影响,但在多位业内专家看来,这也将进一步促进我国制造业提升,推动国产品牌向高质量方向发展。

“进口品牌进入中国市场,对于国内的市场也好,供给也好,以及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都会产生特别积极的作用。”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国际贸易研究部主任赵萍表示,从市场的角度来说,进口品牌进入中国市场首先会培育一大批对于这类商品有需求的消费者,而有了这样的消费者,其实也是在为“中国制造”培育市场需求。

原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任兴洲则在接受包括《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内的媒体采访时进一步表示,近年来,国家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而扩大进口,尤其是引进质量好、性价比高的商品,同样将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不止于此,任兴洲还表示,高质量进口商品的引进从一定程度上会倒逼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和制造业升级。

同样,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常务理事、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洪才也表示,高质量进口商品的引进有助于国内经济增长,通过市场竞争,激发国内生产企业、生产厂商主动去对标国际的高标准,进而促进自身经济发展的质量,朝着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去努力。

责编 王丽娜

Copyright© 2014 成都每日经济新闻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90017  

网站备案号:蜀ICP备19004508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20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