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交所发布ETF市场发展白皮书(2022年)

3月30日,由深交所基金管理部、新闻办、会员管理部、创业企业培训中心主办,易方达基金协办的ETF产品持营暨媒体工作交流会在成都举行。会上基金管理部发布了《ETF市场发展白皮书(2022年)》,后续深市基金还会陆续推出ETF投资交易白皮书、流动性服务业务白皮书和其他材料,形成白皮书系列,给投资者和行业从业人员提供信息参考,敬请关注!

中国ETF市场自2004年推出,经过19年的发展历程,已成为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ETF作为投资工具,以其费用低廉、持仓透明、风格稳定、交易便利的特点,受到各类投资者的认可。截至2022年底,深沪两市共上市734只非货币ETF 产品,资产规模共计13390亿元,比2021年末增长2399亿元,涨幅21.83%,数量和规模均创下新高。

展望2023年,ETF市场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一方面,ETF服务国家战略属性不断增强,全面注册制下ETF投资优势凸显,ETF生态圏的日趋完善进一步提升ETF吸引力,资产管理行业发展转型为ETF发展带来新契机。另一方面,ETF的投资者认知度与市场渗透率有待进一步提升,ETF基础规则与配套机制仍需完善,长期资金“愿意来、留得住”的市场环境还待优化。

为介绍2022年ETF市场发展的主要特征,进一步增进ETF从业人员和投资者对ETF市场的了解,特发布本白皮书。本白皮书由深圳证券交易所基金管理部联合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易方达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华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天弘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和景顺长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共同编制。

目录

引  言

一、ETF发展特征与趋势

(一)ETF产品发展历程

(二)ETF市场整体发展情况

  1. ETF数量规模共创新高

  2. 新发ETF规模较大

  3. 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

  4. 行业主题ETF规模占比扩大

(三)各类型ETF发展情况

  1. 宽基ETF逐步多样化、特色化

  2. 医药主题ETF规模上升幅度最大

  3. 策略ETF集中于红利和成长类

  4. 跨境ETF延续高增长态势

  5. 债券ETF发行规模激增

  6. 商品ETF规模有所萎缩

二、ETF市场面临新机遇与挑战

(一)ETF市场面临的主要机遇

  1. ETF服务国家战略属性不断增强

  2. 全面注册制下ETF投资优势凸显

  3. ETF生态圈的日趋完善进一步提升ETF吸引力

  4. 资产管理行业发展转型为ETF发展带来新契机

(二)ETF市场面临的主要挑战

  1. ETF市场规模和流动性有待进一步提升

  2. ETF配套机制有进一步完善空间

  3. 长期资金“愿意来、留得住”的市场环境还待优化

三、2023年创新产品研究展望

(一)深市宽基ETF

(二)REITs ETF

(三)商品期货ETF

(四)主动管理型ETF

(五)FOF ETF

(六)多倍及反向ETF

附件1:全球ETF市场发展情况附件2:深市特色ETF产品案例摘编

一、ETF发展特征与趋势

(一)ETF产品发展历程

2004年12月,国内第一只ETF(上证50 ETF)成立。2005至2006年,上证50ETF、深证100ETF、上证180ETF和中小100ETF分别在沪深交易所上市交易。至此,国内ETF市场正式诞生并逐步发展。随着指数化投资实践的深入, 2012年5月,首批两只沪深300ETF上市并成为融资融券标的。同年,首批跨境ETF——易方达恒生H股ETF和华夏恒生ETF成立,ETF配置走向海外。此后几年,各类型ETF快速发展。

随后,ETF品种更加丰富,2013年债券ETF(国债ETF)和商品ETF(黄金ETF)推出并实施日内回转交易,填补了ETF市场中低风险投资品种的空白。2015年,首批沪港通ETF上市,跨境基金产品开始实施日内回转交易。2019年,境内首批商品期货ETF在深交所上市,ETF对大类资产的覆盖渐趋完善。

(二)ETF市场整体发展情况

1. ETF数量规模共创新高

截至2022年底,深沪两市共上市734只ETF产品(非货币),资产规模共计13390亿元,较2021年末增加2399亿元,涨幅21.83%,数量和规模均创下新高。其中,深市ETF(非货币)规模增加1078亿元,涨幅41.81%。2022年两市非货币ETF成交金额共13.04万亿元,ETF市场发展已进入快车道。

图1 境内ETF规模(亿元)和数量变化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2年12月31日

2. 新发ETF规模较大

2022年,全市场共新发142只ETF,成立规模1499亿元。其中,深市新发ETF成立规模792亿元,占比53%。

图2 新发ETF数量和规模分布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2年12月31日

新发ETF年底规模排名前5的产品包含1只政金债ETF、1只创业板50ETF和3只中证1000ETF。其中首批政金债ETF作为创新产品受到市场广泛关注,而中证1000ETF得益于2022年7月中金所上市中证1000股指期货和期权,吸引了大量投资者和市场机构关注。

表1  2022年规模排名前5的新发ETF

数据来源:Wind,亿元,截至2022年12月31日

存量ETF产品中规模增长排名前5的非货币产品均为宽基指数,包括科创50ETF、沪深300ETF、中证1000ETF,以及两只分别投资于香港、美国科技市场的跨境ETF。

表2  2022年规模增长排名前5的存量ETF(非货币)

数据来源:Wind,亿元,截至2022年12月31日

3. 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

随着ETF市场规模效应逐步显现,ETF规模进一步向头部公司集中,华夏基金、易方达基金、华泰柏瑞基金和南方基金的管理规模均突破千亿。截至2022年底,境内共有52家基金公司已发行非货币ETF产品,其中排名前10位的基金公司合计管理规模达到1.06万亿元,市场份额占比近八成。规模排名前三和前五的基金公司合计市占率达到42.94%、58.04%。

表3  2022年非货币ETF规模排名前10的基金公司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2年12月31日

4. 行业主题ETF规模占比扩大

2018年以来,行业主题ETF成为新发行ETF主力,575只新上市ETF中,行业主题ETF共449只,占比78%,规模占ETF总规模比例近40%。

图3 行业主题ETF几乎已占我国ETF市场的半壁江山

数据来源:Wind

数据来源:Wind

(三)各类型ETF发展情况

1. 宽基ETF逐步多样化、特色化

宽基ETF早期发展迅速,沪深300、上证50、创业板等主要宽基指数布局相对完善,同一指数有多个产品同时跟踪,先发优势、规模优势显著。2020年以来,传统宽基指数ETF发行放缓,新发产品多集中于多样化、特色化的新指数。2021年,新发行宽基ETF以科创创业50指数为代表,相关ETF合计发行份额约197.7亿份。2022年,小盘风格逐渐受到重视,多只跟踪国证2000指数与中证1000指数的ETF产品发行。截至2022年底,全市场宽基ETF共146只,总规模5653亿元,较2021年底增加912亿元,增长率19.23%。

图4 宽基规模(亿元)和数量的变化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2年12月31日

2. 医药主题ETF规模上升幅度最大

2013年以来,行业主题类ETF快速丰富,覆盖行业由最初的消费、能源、制造、金融和地产扩大到了传媒、电子、通信和国防军工等十余个行业。截至2022年底,全市场行业主题ETF共384只,总规模4659亿元,较2021年增加385亿元,增长率9.00%。

图5 行业主题ETF规模(亿元)和数量变化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2年12月31日

其中,ETF产品规模最大的行业集中于金融地产、制造和科技等领域。2022年,除金融地产相关ETF规模下降98亿元外,其余行业板块规模均有所上升,医药板块规模上升幅度最大,达167亿元。

图6 各类行业主题ETF产品规模(亿元)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2年12月31日

3. 策略ETF集中于红利和成长类

2018年以来,伴随着整个ETF市场蓬勃发展,国内策略ETF市场也加速成长,其中上证红利指数ETF、深证红利指数ETF贡献了主要市场增长量。截至2022年底,全市场策略ETF共59只,总规模357亿元,较2021年增加49亿元,增长率15.94%。

图7 策略ETF规模和数量变化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2年12月31日

按照策略因子分类,ETF跟踪的策略指数可以分为市值因子、红利因子、成长因子、价值因子、低波动因子、基本面因子、质量因子等,目前市场上的策略ETF主要集中于红利因子和成长因子,相关ETF共21只,总规模252亿元,占所有策略ETF的70.47%。

4. 跨境ETF延续高增长态势

自2012年首批跨境ETF发行上市以来,跨境ETF发展不断加速,在2021年达到顶峰,当年全市场共发行54只跨境ETF。截至2021年底,跨境ETF总市场规模达1141亿元,产品覆盖美国、香港、日本、德国、法国等全球多个地区。2022年跨境ETF延续了2021年的高增长态势,全市场新发跨境ETF31只,覆盖港股科技、港股宽基、美股生物科技、纳斯达克100等领域。截至2022年底,跨境ETF共109只,总规模1971亿元,较2021年增加830亿元,增长率72.74%。

图8 跨境ETF规模和数量变化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2年12月31日

从行业分布来看,跨境ETF中跟踪互联网行业的ETF占比达38%,其中中证海外中国互联网50指数最受欢迎,从规模集中度来看,头部效应明显。

图9 跨境ETF的产品格局——按跟踪指数分类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2年12月31日

5. 债券ETF发行规模激增

国内债券ETF发展总体而言仍处于起步阶段。2013年3月,我国第一只债券ETF成立,债券ETF自此开始了相对曲折的发展历程。2013、2014年分别发行95亿元和67亿元,此后三年几乎未有发行,直到2018年发行量才再度上升至约130亿元,2019年进一步增至155亿元,但2020年发行量迅速萎缩,2021年再次出现零发行的情况。然而,进入2022年,债券ETF发行规模激增,达到创纪录的243亿元。截至2022年12月31日,存续且已成立的债券ETF共17只,数量和规模都不及整体债券基金的1%。

图10 当前债券ETF存量结构(规模:亿元)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2年12月31日

6. 商品ETF规模有所萎缩

2013年以来,所有商品ETF均为黄金ETF,而2019年底商品投资领域新发的3只商品期货类ETF(豆粕ETF、有色期货ETF和能源化工ETF)为商品ETF注入了新鲜血液。2022年以来,受国际形势波动、全球主要经济体加息等因素影响,商品ETF规模整体有所萎缩。截至2022年底,全市场商品期货ETF共19只,总规模221亿元,较2021年减少68亿元,下降率23.42%。

图11 商品ETF规模和数量变化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2年12月31日

首批黄金ETF成立于2013年,分别在深交所(易方达黄金ETF)、上交所(国泰黄金ETF、华安黄金ETF)上市。截至2022年底,黄金ETF共计16只,相较于2021年增加4只。2022年新上市4只ETF挂钩标的均为上海金(合约代码:SHAU),并在深交所上市。截至年底,黄金ETF合计规模达207亿元,比2021年下降70亿元,下降率25.14%。

图12 黄金ETF规模和数量变化

数据来源:Wind,截止2022年12月31日

目前国内有三只商品期货ETF,均成立于2019年,并在深交所上市,分别为华夏饲料豆粕期货ETF、大成有色金属期货ETF、建信易盛郑商所能源化工期货ETF。截至年底,商品期货ETF规模合计为13亿元,比2021年上升2亿元,上升率18.40%。

图13 商品期货ETF规模和数量变化

数据来源:Wind,截止2022年12月31日

二、ETF市场面临新机遇与挑战

(一)ETF市场面临的主要机遇

1. ETF服务国家战略属性不断增强

随着国家经济转型升级,新的科学技术和经济增长点相继出现。ETF作为安全透明高效的投资工具,能够便利投资者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进行价值发现,发挥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近年来,各种细分领域的行业主题ETF相继发行,在引导资金投向实体经济重点发展领域、支持国家战略落实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例如,以中证机床ETF为代表的主题ETF,为拥有科技服务能力的企业赋能,助力我国优质公司的发展,充分体现了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意义。去年,交易所进一步丰富“双碳”基金,首批8只中证环交所碳中和ETF不仅为投资者进行绿色投资提供了新的分析工具和投资标的,也进一步提升了资本市场服务经济绿色转型升级的能力。

未来继续聚焦服务国家战略、政策重点支持、符合经济发展方向相关领域的产品,如自主科技创新、低碳产业、风光储一体化、安全领域等,对于促进科技、资本与实体经济高水平循环将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通过资本市场切实服务实体经济,助力国家战略发展。

2. 全面注册制下ETF投资优势凸显

随着A股全面注册制的落地,ETF的投资优势将更加凸显。一方面,全面注册制下,上市公司数量会进一步增加,投资个股的难度也会相应加大,需要采用专业方法甄别优质投资标的;另一方面,随着股票数量的持续增加,上市和退市都将成为常态,而优质的上市公司仍是指数上行的核心推动力。资本市场本身优胜劣汰的机制与指数基金定期调整、优选领域龙头企业的逻辑相一致。因此,更多普通投资者可能更倾向于通过ETF进行指数化投资。

3. ETF生态圈的日趋完善进一步提升ETF吸引力

2022年,衍生品标的不断丰富,深交所先后上市创业板ETF期权、中证500ETF期权和深证100ETF期权,上交所上市交易中证500ETF期权,中金所上市交易中证1000股指期权。期权品种的丰富为现货持仓提供了保险功能,进一步满足了市场风险管理和财富管理需要,有利于机构开发更多收益增强、风险中性类产品,契合不同投资者的收益预期和风险偏好,进一步完善了ETF生态圈,丰富了ETF投资交易方式,有助于增强ETF市场韧性,促进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促进ETF市场进一步发展。

4. 资产管理行业发展转型为ETF发展带来新契机

近年来,基金和券商投顾业务逐步从“卖方时代”迈向“买方时代”,随着买方投顾模式的发展,大量具备较高投资水平的买方投顾机构为投资者提供了专业的辅导和服务。ETF因其费用低廉、交易便捷、投资透明等特征,可以更广泛地应用于资产配置和波段交易等多种场景,为投资者取得实际收益。未来随着股票市场有效性进一步增强,主动权益基金的超额收益将会有所下降。ETF将更加受到投顾机构的青睐,投顾业务也将成为未来ETF市场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之一。

(二)ETF市场面临的主要挑战

1. ETF市场规模和流动性有待进一步提升

从整体市场规模看, 截至2022年末,境内非货币ETF规模合计约1.35万亿元,约占整体非货币公募基金市场规模的8.88%,远低于美国ETF占共同基金和ETF总规模比例22.66%,表明国内ETF市场整体还有较大发展空间。

2. ETF配套机制有进一步完善空间

境内ETF市场诞生以来,配套机制不断优化完善,随着投资者群体快速增长,ETF呈现出与场外基金不同的功能定位与产品特征,而市场也对ETF相关机制提出更高的要求。未来ETF在发行上市、交易和申赎机制、流动性服务、费用和风险监控等方面机制的进一步深化,将会进一步降低市场机构运行成本,提升投资者投资效率。

3. 长期资金“愿意来、留得住”的市场环境还待优化

与成熟资本市场相比,A股市场中的社保基金、基本养老金、企职业年金、保险资金等长期资金占比均有较大提升空间。但长久以来入市意愿不强、“耐心资本”不足等因素制约了长期资金的入市。下一步,可以进一步采取措施优化市场环境,鼓励投资机构树立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理念,加强投资者教育,提升长期资金的入市意愿。

三、2023年创新产品研究展望

近年来,ETF市场整体保持着蓬勃的生命力。从市场发展来看,2023年产品创新研究可以从以下方面探索:

(一)深市宽基ETF

深市目前已经发布了创业板指、深证100指数等市场影响力较高的宽基指数,一方面为衡量不同维度的深市基础市场表现提供了业绩基准,另一方面也以ETF为载体为投资者提供了丰富的市场参与工具。2023年,随着A股全面注册制的落地,深市主板的受关注度也在持续提升,市场对于开发深市核心宽基指数的诉求不断提高。未来将进一步完善深市宽基指数和ETF体系,完整覆盖深市主板等市场板块,立足深市特色市场定位,与现有深市宽基指数形成互补,进一步满足投资者对于深市核心资产的配置需求。

(二)REITs ETF

国内REITs产品自2021年正式推出后持续扩容并逐步走向常态化发行,当前上市公募REITs已达24只,发行规模合计783.61亿元。REITs展现出了高稳定性、高股息率的特点,与股票和债券资产相关性较弱,尤其是在2022年权益市场震荡下行、理财赎回潮的背景下,REITs收益情况相对稳定,是投资者进行资产配置、分散投资风险的重要标的。整体来看,推出REITs ETF的条件日趋具备。

(三)商品期货ETF

商品作为大类资产配置的重要一环,长期与债券、股票等传统资产保持极低的相关性、甚至是负相关关系。在当前全球经济复苏拉动大宗商品需求,全球供应链矛盾加剧等大环境下,将商品资产打包以ETF进行投资存在较大市场需求,也可以作为抗通货膨胀的重要投资工具。

(四)主动管理型ETF

过去3年,全球主动化ETF产品快速发行,虽然规模上与被动产品仍有较大差距,但主动产品在所有ETF中的数量占比已经超过三分之一,成为ETF市场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增强型ETF是境内ETF市场向主动管理迈进的一次重要尝试,目前境内市场已存续运作13只增强型ETF,指数涵盖沪深300、中证500、中证1000、创业板、科创板等主流宽基,此类产品的成功运作进一步提升了境内投资者对主动ETF的认知与认可程度。

(五)FOF ETF

FOF ETF是以其他ETF为主要投资标的的ETF。这类产品本身以ETF形式上市交易,同时底层投资的资产也是ETF,一方面承继底层ETF费用低廉、风格统一、类别丰富的优势,另一方面自身存在高透明度和高流动性特征,可以更好地服务于投资者多样化资产配置需求。

(六)多倍及反向ETF

多倍及反向ETF是通过投资金融衍生品,如期货合约或互换合约进行结构搭建,采用现金申赎,实现跟踪对应标的指数或资产的多倍收益或者反向收益的交易所交易型基金。研究探索推出多倍及反向ETF产品,将有利于丰富场内多元化投资工具、进一步丰富投资者指数化投资选择。

封面图片来源:深市基金

责编 彭水萍

Copyright© 2014 成都每日经济新闻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90017  

网站备案号:蜀ICP备19004508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20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