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公布2月金融数据!当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45万亿,M2增长8.7% 专家:信贷投放出现阶段性波动,但整体仍保持在相对高位

3月15日,央行公布了2024年2月金融统计数据,前两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6.37万亿元,其中,2月新增人民币贷款为1.45万亿元。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指出,在春节错位效应和季节性规律等影响下,2月信贷投放出现阶段性波动,但整体仍保持在相对高位,住户端融资韧性需进一步加强。

每经记者 肖世清    每经编辑 马子卿    

3月15日,央行公布了2024年2月金融统计数据,前两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6.37万亿元,其中,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为4.92万亿元,2月新增人民币贷款为1.45万亿元。

社融方面,2024年前两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8.06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1.1万亿元。2024年2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85.72万亿元,同比增长9%。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指出,从金融数据可以看出,在春节错位效应和季节性规律等影响下,2月信贷投放出现阶段性波动,但整体仍保持在相对高位,住户端融资韧性需进一步加强。

“当前,经济企稳向好迹象进一步显现,1-2月进出口超预期增长,2月CPI走出负区间,政府工作报告又释放出多重强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的信号,均有助于改善经济增长预期,提振市场信心、稳定融资需求。”温彬称。

2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45万亿元

数据显示,2024年前两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6.37万亿元,2月新增人民币贷款较1月有所回落。记者注意到,2024年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为4.92万亿元,2月的数据为1.45万亿元。

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3894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1340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5234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5.43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99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4.6万亿元,票据融资减少1.25万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增加4294亿元。

温彬指出,今年春节落在2月,导致工作日时间较短,客观上不利于贷款投放;1月新增信贷创下4.92万亿元的高位,也在一定程度上消耗了项目储备。此外,考虑到“均衡投放”要求,2月新增信贷同比有所回落。从1-2月累计增量来看,前两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6.37万亿元,2024年开年以来信贷投放力度不弱,亦创历史同期次高水平。

温彬表示,综合前两个月数据看,去年1-2月居民短贷、中长贷分别累计新增1559亿元、3094亿元,而今年1月居民短贷、中长贷分别大幅新增3528亿元、6272亿元,在居民消费、购房环境没有显著改观情况下,2月住户端融资降幅较大。

与此同时,记者注意到,前两个月人民币存款增加6.44万亿元,这与同时期新增的6.37亿元人民币贷款规模相当,其中,住户存款增加5.73万亿元,占比近89%。再具体看,2月份住户存款新增3.2万亿元,创2023年2月以来新高。

数据显示,2月末,M2同比增长8.7%,增速与上月持平。M1同比增长1.2%,增速比上月低4.7个百分点。M0余额同比增长12.5%,前两个月净投放现金7566亿元。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梁斯表示,2月末M2同比增长8.7%,与上月末持平。一方面,2月份新增贷款同比少增,货币创造能力下降,对M2增速带来一定影响。另一方面,2月份财政存款同比少增8356亿元,显示财政支持力度加大,对M2带来一定支撑。

新增社融比上年同期少1.1万亿元

社融方面,2024年前两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8.06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1.1万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5.82万亿元,同比少增9324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6592亿元,同比多1293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8958亿元,同比少3320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536亿元,同比少999亿元。

梁斯表示:“实体经济融资意愿走弱,社融同比少增。前两个月社融累计新增8.06万亿元,同比少增1.1万亿元,主因是2月份社融同比少增所致。”

温彬指出,2月新增社融1.56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1.6万亿元,社融增速回落至9%。同比看,表内信贷、债券融资和未贴现票据形成主要拖累。受企业开票量增长放缓,票源供给量环比下降影响,票据融资和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均明显负增。

往后看,温彬认为,央行去年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提及“保持融资和货币总量合理增长”等要求,预计信用扩张的政策驱动力仍不弱,直接融资渠道贡献度有望提升。展望下阶段,梁斯称,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全年经济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并提出“从今年开始拟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等。预计国债、地方政府债等发行有望提速,加之相应信贷配套资金落地,这将对金融数据带来支撑。

温彬认为,下一步稳健的货币政策精准有效,降准降息仍有空间,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加力支持,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合理消费融资需求将得到更有针对性地满足;在缓解房企资金压力、积极推进城市“三大工程”建设过程中,房地产领域融资支持力度不减。伴随政策效果持续释放、有效盘活存量以及促进加快形成实物工作量,有望带动以M1、M2和社融等为代表的信用指标稳定向好。

封面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彭斐 摄

责编 马子卿

Copyright© 2014 成都每日经济新闻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90017  

网站备案号:蜀ICP备19004508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20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