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热评|华铁应急跨界算力 现有业务“优势复制”路径不通

每经评论员 杜恒峰

AI算力赛道又有新入局者。5月6日晚间,华铁应急(SH603300,股价6.29元,市值123.6亿元)公告称,拟投资10亿元开展智能算力业务,通过向客户提供GPU级的高端算力资源租赁及增值技术服务取得收益。

华铁应急的主营业务为建筑支护设备租赁、高空作业平台及地下维修维护设备等各类工程设备租赁与服务,开展智能算力业务属于跨度极大的多元化发展。对此,交易所也发出问询函,问题集中在资金从何而来以及投资回报从何而来。

笔者留意到,交易所关注的问题,恰恰被华铁应急视为公司跨界算力业务的“优势”所在。一是华铁应急认为自身有资金利用效率的优势,公司与几十家金融机构有良好合作;二是公司在原有业务中已成功开拓出轻资产模式,即通过引入外部资金等,解决设备行业需大量资金的劣势;三是公司现有轻资产运营中也有转租这一模式,而算力租赁也是转租,两者在模式上高度吻合。但笔者认为,华铁应急这种现有业务“优势复制”的逻辑在算力业务领域很难走通,因为两项业务在上游供给约束、下游需求多样性上完全不同。

以华铁应急引以为傲的轻资产模式为例,其轻资产模式分为合资和转租两种,合资案例如公司与东阳市城投成立的公司,借用了地方政府的资源投入,减少了资金消耗,华铁应急认为这一模式的运营经验能应用于智算中心的建设上。但众所周知,算力业务之所以被看好,核心不在于资金,而在于提供算力的硬件资源供应存在严重瓶颈,拿到更多的算力芯片,才能提供足够的算力,但华铁应急采购的高空作业平台并没有这样的供应问题。尤其是公司自称提供的是“GPU级的高端算力资源租赁”,稀缺的GPU资源从何而来?

又比如,华铁应急认为,公司现有主业采用的“采购+资产管理+租赁+服务”一体化经营模式,算力租赁无非就是“算力设备采购+智算中心建设及管理+算力租赁+技术服务”,两者运营逻辑相似,只是产品从高空作业平台换成了算力设备。但高空作业平台的使用场景和用户是明确的,而算力服务的客户却是多样化的,高校、科研院所、AI大模型、游戏传媒等完全不同领域的客户对算力的具体需求、支付的能力完全不同,无法用高空作业平台业务的方法去适配。

此前,鸿博股份、安奈儿、恒林股份等跨界算力的公司,此后进展都远低于预期,而华铁应急跨界算力的利好,也并未激起什么水花,5月7日其股价不涨反跌。这也表明,在没讲清楚算力业务的逻辑之前,对华铁应急跨界算力,投资者暂时选择“用脚投票”。

责编 贾运可

Copyright© 2014 成都每日经济新闻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90017  

网站备案号:蜀ICP备19004508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20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