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热评|反内卷功在长远 期货市场短炒不可取

每经评论员 杜恒峰

7月28日,商品期货市场出现大幅杀跌行情。焦煤、玻璃、碳酸锂、工业硅、多晶硅、焦炭和纯碱等主力合约要么以跌停价收盘,要么在盘中持续下挫,甲醇、氧化铝也分别下跌了3.84%和6.27%。

尽管如此极端的行情较为少见,但也在预料之中。近一个月以来,金属、能源和化工期货的部分品种价格经历了一波大涨,客观上存在调整空间。据笔者统计,6月24日至7月25日,热轧卷板、螺纹钢累计涨幅均超过12%;铁矿石、氧化铝、锰硅涨幅在15%上下;纯碱、焦炭涨幅约25%;玻璃、碳酸锂和工业硅的涨幅均超30%;更为夸张的是多晶硅和焦煤,涨幅均突破50%。在这一个月里,不少品种还走出了逼空行情,以焦煤为例,7月21日至25日,其价格连续大涨,每天都收出长阳线,5天累计涨幅高达35%。考虑到期货的杠杆效应,空头在这期间无疑承受着巨大压力。

此轮价格上涨,存在技术层面的原因:部分品种长期处于下行通道并维持低位,反弹动能不断积蓄。例如碳酸锂,从2023年7月27.37万元/吨的高位一路下跌,一度跌破6万元/吨,累计跌幅超78%,在行业龙头企业出现大额亏损的情况下,产品继续下跌的空间已十分有限。另一个原因是市场预期的变化,行情逆转需要一个具有说服力的叙事,而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便是最佳叙事。光伏、煤炭等行业在反内卷方面已有实质性动作,一旦市场形成一致预期,反弹势头可能会极为猛烈。

若没有突然的供给冲击,大宗商品的供需格局短期内不会发生太大变化,短期的暴涨暴跌更多是由非理性因素推动。反内卷聚焦于供给端管理,通过控制供应量、提高技术准入门槛、治理亏本价销售、加强产业链账期管理等举措,能有效改善行业低价无序竞争的局面,推动产品价格回升。

但需要注意的是,“内卷式”竞争是长期矛盾积累的结果,且各行业具体情况不同,整治工作需要长期努力才能见效。以光伏行业为例,要改变全产业链的亏损局面,并非简单控制供应量就能实现。竞争对手之间的博弈、上下游的博弈、地方政府与产业政策之间的博弈,再加上电价变化等因素,使得整个行业生态极为复杂。哪些企业该控制产能、产能控制到多少,哪些企业要被出清、谁来主导产业整合,要达成什么样的目标、市场准入标准该如何设定等问题,都需要系统规划,必然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解决。

反内卷功在长远,期货市场最重要的功能是价格发现,短期内的大涨大跌不利于这一功能的实现。比如价格短期大涨时,一些企业可能会误以为市场向好而重新开工、加大生产,一旦价格快速回落,行业供需失衡的情况会进一步加剧。期货市场脱胎于商业贸易,其发展必须依赖实际的商业活动。更多实体企业参与到期货市场,能让期货价格更好地体现供求关系,为企业生产提供更有效的价格参考依据和风险管理手段。例如,当价格短期大涨脱离市场实际时,生产企业可以在较高价格卖出,既为产品提供价格保障,也能避免期货市场脱离实际持续大涨,这正是期货市场最重要的价值所在。

责编 刘宏业

Copyright© 2014 成都每日经济新闻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90017  

网站备案号:蜀ICP备19004508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20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