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瑞医药与葛兰素史克达成协议,创新药ETF国泰(517110)领涨,盘中涨超4%

每经编辑 叶峰    

消息面,恒瑞医药7月28日早间公告称,公司与GSK达成协议,将HRS-9821项目的全球独家权利和至多11个项目的全球独家许可的独家选择权有偿许可给GSK。GSK将向恒瑞支付5亿美元的首付款,如果所有项目均获得行使选择权且所有里程碑均已实现,恒瑞将有资格获得未来基于成功开发、注册和销售里程碑付款的潜在总金额约120亿美元。

受消息面提振,创新药ETF国泰(517110)领涨,盘中涨超4%,年内涨幅达50%。

华福证券表示,2020年至2024年,创新药BD交易总金额从92亿美元提高到523亿美元,首付款金额从6亿美元提升到41亿美元。2025年初至今,创新药出海交易总金额已达455亿美元,首付款已达到22亿美元,全年有望创新高。

本轮创新药行情的核心驱动力是哪里?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对外BD进入爆发期。中国的创新药企向跨国的药企MNC输入临床前或者临床阶段的药物分子,满足MNC公司的专利端对于新产品管线的迫切需求,带来了BD对外交易的爆发期。

我们看到这一轮的交易金额和数量都在激增,也推动了行业的估值和市场情绪的高涨,成为这一轮估值提升最核心的驱动力。

根据医药魔方的数据可以看到,中国药企license out数量从2018年的17项增长到了2024年的94项。首付款也从之前的2亿美元左右增长到了2024年的40多亿美元,同比增速大概是16%。2024年,中国企业的license out总交易金额达到了500多亿美元,同比增速超过20%。在2025年一季度,中国创新药企业的license out交易金额也达到了369亿美元,同比翻倍以上增长。所以在交易的金额和数量上,我们可以看到创出了新高。

同时,更值得关注的是近期的BD交易形式和以往产生了比较大的变化。过去我国的创新药公司license out主要还是遵循着高总金额和低首付的叙事逻辑,所以首付款往往只占到了总交易金额的2%到5%,但是创新药作为一个高壁垒和高风险的项目,达成里程碑和拿下后续交易款的成功率在过去并没有那么高。而近期我们看到随着中国创新药的崛起和话语权的增强,国内药企BD的交易形式出现了一个变化。

首先BD交易从传统的license out转向了NewCo的模式。传统license out将管线的权益直接出售给跨国药企,而NewCo模式可以简单理解成相当于买卖双方共同承担一家新的公司负责交易后的管线。所以其实和过去的方式相比,NewCo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够实现买卖双方更深度的绑定。借助这样一种新的BD模式,其实国内的药企与跨国药企能够实现一个生态的共建。同时,国内药企业也保留了一部分话语权,能够实现利益最大化以及长期化。

另一方面,国内药企BD交易中的首付款比例有一个显著的提高,比如说近期在5月份针对PD-1、VEGF双抗的国内创新药公司与海外巨头的合作中首付款的比例也刷新了国产创新药出海首付款纪录。随着这种新的模式出现以及BD交易的激增,国内创新药出海也逐渐从以往的卖管线进入了一种更加深度的生态共建新阶段,也是一个非常积极的变化。

创新药ETF国泰(517110)跟踪的是SHS创新药指数(931409),该指数从沪深港三地市场中选取涉及创新药物研发、生产及销售的企业证券作为指数样本,重点覆盖生物医药行业中研发投入高、成长性良好的公司,以反映创新药相关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感兴趣的投资者可以关注创新药ETF国泰(517110)。

风险提示:如提及个股仅供分析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指数/基金短期涨跌幅及历史表现仅供分析参考,不预示未来表现。市场观点随市场环境变化而变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承诺。提及股票型基金预期收益及预期风险水平高于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相关股票型基金为指数型基金,跟踪对应标的指数,其风险收益特征与标的指数所表征的市场组合的风险收益特征相似。提及债券基金预期收益及风险水平低于股票基金、混合基金,高于货币市场基金。相关债券基金为指数型基金,其风险收益特征与标的指数所表征的市场组合的风险收益特征相似。提及商品型基金主要投资对象为黄金现货合约,预期风险收益水平与黄金资产相似,不同于股票基金、混合基金、债券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您详阅基金法律文件,关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规定,提前做好风险测评,并根据您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购买与之相匹配的风险等级的基金产品。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责编 叶峰

Copyright© 2014 成都每日经济新闻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90017  

网站备案号:蜀ICP备19004508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20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