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贴近“老司机”驾驶习惯?小米端到端辅助驾驶1000万Clips版全量推送 官方呼吁“正确理解使用相关功能”

7月29日,小米汽车宣布1000万Clips版本端到端辅助驾驶全量推送,支持SU7 Pro、Max及Ultra版。小米汽车方面称,新版本在复杂路况处理上大幅提升。小米汽车官方呼吁用户正确理解辅助驾驶非自动驾驶,需时刻注意路况。同济大学朱西产教授也强调,当前智驾车型搭载的是L2级“组合驾驶辅助系统”,消费者需高度重视。

每经记者 李星    每经编辑 裴健如

7月29日,小米汽车宣布,小米端到端辅助驾驶1000万Clips版本已开始全量推送,支持小米SU7 Pro、Max以及Ultra版车型。

对于外界关心的“升级到1000万Clips版本后,小米端到端辅助驾驶的变化”,小米汽车方面回应称,相较于之前的300万Clips版本,1000万Clips版本的小米端到端辅助驾驶功能,对复杂路况的应对更从容,决策更贴近于真实“老司机”的驾驶习惯。

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在7月29日也发文称,“该版本加减速更柔和,驾乘体感更舒适;绕行更灵活,决策更果断;路口通过更顺畅,对道路理解更深度”。

图片来源:新浪微博(@雷军)

据小米汽车方面介绍,1000万Clips版本的小米端到端辅助驾驶功能,在复杂路况处理能力上实现了大幅提升。如,纵向舒适性提升了57%,加减速控制更线性,拥堵跟车频繁启停时也不易晕车;绕行成功率提升67%,绕行决策果断、路线规划精准,窄路场景下碰到占道临停或会车绕行也游刃有余;路口通过率提升23%,更理解中国路口的“游戏规则”,人车混杂的城中村、老街区也顺利穿行。

据悉,小米是行业首批量产1000万Clips版端到端辅助驾驶的品牌,新版辅助驾驶HAD首批搭载于YU7。作为小米汽车旗下首款SUV车型,小米YU7共推出标准版、Pro、Max三个版本车型,于7月6日正式开启交付。

公开消息显示,小米汽车智能驾驶团队是2021年小米官宣造车后首批开启招聘的队伍之一。彼时,雷军曾立下Flag——要在2024年底进入(智能驾驶)第一阵营。“2025年,公司的目标是站稳智能驾驶第一阵营。”2025年年初,雷军对外称。

据雷军透露,小米在辅助驾驶领域坚持长期持续投入,第一期总投资57.9亿元,专属团队规模超1800人,持续投入测试车辆超400台,预计今年下半年升级小米XLA大模型。

官方数据显示,2021~2025年,小米预计五年研发投入1050亿元。其中,2025年,小米研发预算将超300亿元(四分之一金额投在AI及相关业务上)。“未来5年(2026~2030年),小米研发投入预计2000亿元。”雷军称。

实际上,进入2025年后,各大车企的比拼开始聚焦在“智驾”上。雷军也认为,“辅助驾驶是整个汽车科技里面的制高点”。

不过,今年3月,一辆小米SU7标准版在德上高速公路池祁段行驶过程中遭遇严重交通事故,这给火热的智能驾驶市场泼了一盆“冷水”,也促使外界进一步关注当前智驾宣传夸大、过度营销的问题。例如,部分车企在营销中将L2级辅助驾驶形容为“准自动驾驶”、L2.9无限接近L3“高阶智能驾驶”。

现实情况是,目前市面上所有量产车的智能驾驶系统均属于L2级(部分自动化)。这意味着,驾驶员仍需全程监控路况,时刻准备接管。“目前,市面上的智驾车型所搭载的都不是自动驾驶系统,而是L2级的‘组合驾驶辅助系统’,消费者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教授、汽车安全技术研究所所长朱西产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强调称。

中南大学发布的《智能网联汽车辅助驾驶安全场景研究报告》指出,当前的组合驾驶辅助系统无法胜任某些危险复杂交通场景,系统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可能无法及时做出正确的决策,需要驾驶员随时准备接管车辆。

7月29日,小米汽车在答网友问(第186集)中也再次呼吁,“辅助驾驶现阶段不是自动驾驶,请大家正确理解和使用相关辅助驾驶功能,确保时刻注意路况信息,并随时准备控制车辆”。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李星 摄

“友商经常讲,安全是最大的豪华。但小米却认为,安全是前提,安全是基础,安全是一切。为了把辅助驾驶做好,我们不惜代价。”雷军在小米YU7上市发布会上表示。

封面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资料图)

责编 裴健如

Copyright© 2014 成都每日经济新闻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90017  

网站备案号:蜀ICP备19004508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20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