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24小时 | 长三角增速第一,为什么是它?
从增速来看,长三角有34座城市超过或追平全国5.3%的上半年GDP平均增速,其中17座城市经济增速达到6%及以上,浙江舟山以6.9%的增速位居长三角第一,浙江绍兴和江苏淮安则以6.8%的增速并列第二位。另有7座城市未能跑赢全国,其中安徽淮北以3.4%的增速居于末位。
每经记者 杨欢 每经编辑 刘艳美

图片来源:舟山发布
据决策杂志报道,随着各地相继发布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长三角41城上半年经济“成绩单”悉数出炉。2025年上半年,长三角三省一市地区经济总量突破16万亿元,占全国经济总量的24.8%,持续发挥着经济增长强引擎作用。
从总量上看,9个万亿城市上半年GDP总额突破5000亿元,其中上海达26222.15亿元,苏州、杭州也突破万亿台阶,分别达到13002.35亿元、11303亿元,常州以5079.13亿元的成绩,守住万亿城市的“底线”。常州之后,温州、徐州以及绍兴同处4000亿元级台阶,此前均已立下“破万亿”的目标。
从增速来看,长三角有34座城市超过或追平全国5.3%的上半年GDP平均增速,其中17座城市经济增速达到6%及以上,浙江舟山以6.9%的增速位居长三角第一,浙江绍兴和江苏淮安则以6.8%的增速并列第二位。另有7座城市未能跑赢全国,其中安徽淮北以3.4%的增速居于末位。
解读:作为我国第一个以群岛建制的地级市,舟山地处浙江省舟山群岛,由2085个海岛组成,陆域面积仅144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17.6万人,是浙江陆域面积最小、人口最少的城市。基于地理环境限制,截至目前,舟山仍是浙江省唯一没有通铁路的城市,甬舟铁路正在建设中,最快要到2028年通车。
在2021年以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舟山经济总量一直排名浙江省末位,低于浙南丽水、衢州等山区城市。但2022年起,舟山反超丽水,并在近些年逐渐拉近与衢州的差距,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两城的经济差距已不足15亿元,但舟山6.9%的增速高于衢州1.4个百分点,下半年,双方的竞速将愈发激烈。
其实不只是上半年,近年来舟山的经济增速一直保持在较高的水平——2019年9.2%,2020年12.0%,2021年8.4%,2022年8.5%……不可否认,由于GDP总量尚小,舟山实现高速增长有其特有优势,但之所以能在高基数基础上保持“加速度”,海洋经济的独特优势是关键动力。
仅以工业来看,舟山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5%,高于浙江省平均3.9个百分点,居全省第一。从行业来看,电力生产供应业、船舶修造业、石油化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8.7%、24.0%、8.2%,合计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8个百分点。
数据显示,浙江船舶修造行业近八成的产值出自于舟山。今年上半年,全国产值超10亿元的7个船厂,舟山占据4席。此外,绿色石化与新材料产业是舟山第一大千亿级工业产业。上半年全市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两位数增长,绿色石化和新材料产业贡献值占了61%。
据统计,2024年,舟山海洋经济生产总值达1552.2亿元,同比增长6.35%,占GDP比重达69.72%,是全国海洋经济比重最高的地级市之一。按照舟山的规划,力争2025年全年全市海洋生产总值增速高于GDP增速一个百分点。
#动向
破解民营经济发展难题,最高法发布指导意见
最高人民法院8月8日对外发布关于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的指导意见,旨在破解民营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难题,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据悉,最高法全面总结人民法院审判执行工作实际,从总体要求、依法平等对待、引导守法规范经营、严格公正司法、健全公正司法体制机制等五个方面提出25条意见。
北京楼市新政:符合条件家庭五环外购房不限套数
8月8日晚,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调整本市房地产相关政策的通知》,自2025年8月9日起施行。为了更好地满足居民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职住平衡,《通知》明确,符合本市商品住房购买条件的居民家庭,购买五环外商品住房(含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不限套数。
即:京籍居民家庭、在本市连续缴纳社会保险或个人所得税满2年及以上的非京籍居民家庭,购买五环外商品住房不限套数。同时,《通知》明确,对成年单身人士在本市购买商品住房的,按照居民家庭执行限购政策。
上海出台生育支持新政
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8月8日发布消息,近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5部门正式印发《关于实施女职工产假及生育假期间用人单位社会保险补贴有关事项的通知》,推出重磅生育支持新政。新政旨在建立由政府、社会、企业共同参与的生育成本共担机制,进一步强化“生育友好”的价值导向,通过“生育友好岗”+“产假社保补贴”的政策联动,最大限度破除女性就业壁垒,助力女性高质量充分就业。
青岛加快集聚服务消费人才
近日,青岛市出台《关于加强服务消费领域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措施》,聚焦服务消费人才引进集聚,《若干措施》着眼高端人才、青年人才、技能人才推出量身定制的“政策礼包”。其中,提出依托国家、省、市各类人才工程、奖项,精准培养引进相关领域的领军人才。鼓励中介机构和个人帮助用人单位引进服务消费领域高端人才(团队),符合条件的按规定给予最高100万元奖励。同时,支持相关企业与高校合作,采取“校聘企用”方式柔性引进产业高端人才。
海口力争2030年建成国家级全域美丽海湾
日前,海口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发布《关于推进海洋生态环境高质量保护打造全域美丽海湾城市的实施意见》,围绕深化陆海污染系统治理、加强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打造优质公众亲海空间、提升海湾治理能力、推动海洋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等6个方面提出了25条具体举措,力争本年度东寨港湾入选国家级美丽海湾;到2027年,新海湾入选国家级美丽海湾;到2030年,海口市建成“水清滩净、鱼鸥翔集、人海和谐”的国家级全域美丽海湾。
#数读
上半年浙江工业用电增量全国第一
据浙江在线从浙江省能源局和国网浙江电力了解到,今年上半年,浙江全社会用电量达3232.7亿度,同比增长7.1%,用电增量和工业用电增量均位居全国第一,分别较去年同期增加213亿度、113亿度。用电增速分别高出山东、江苏、广东等经济大省4.4、3.8、2.3个百分点,位居全国前列、领跑华东地区。
上半年广东月均流动人员超5000万居全国首位
据南方日报消息,通信运营商(广东移动)最新大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广东月均常驻人员1.15亿,月均流动人员5063.8万,均是全国第一;6月,广东常驻人员达1.21亿,流动人员达4273.2万,其中广州、深圳、东莞3个城市常驻人员超1000万。
#放榜
全国县域经济增量百亿县共21个,晋江居首
8月8日,中郡研究所完成了《2025县域经济总量增量质量稳中求进专题监测报告》,依据政府工作报告和统计公报等公开资料,经核实监测,全国县域经济总量千亿县数量达到63个,数量占全国县级行政区划单位数量的2.21%;“千亿县”的地区生产总值总量已超过十万亿元,占全国经济总量的7.99%。
向下滑动查看
江苏昆山市(5380.17亿元)和江阴市(5126.13亿元)地区生产总值均超过5000亿元,是全国仅有的两个“超级县域经济体”。
但从增量来看,全国县域经济增量百亿县有21个,福建晋江市获得全国县域经济增量第一。江苏昆山市已经连续三个年度失去全国县域经济增量第一的位次,本年度被福建晋江市超过。
#人事
杨承新任昆明市代市长
“昆明发布”消息,8月7日下午,昆明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审议并表决通过一批人事任免事项。决定任命杨承新为昆明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决定杨承新同志为昆明市人民政府代理市长。此前,杨承新已任昆明市委副书记、市长候选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