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快评 | 多期财报数据 “失准”、扣非净利转亏,ST葫芦娃的救赎之路在哪?
每经评论员 杜宇
8月26日,上交所对ST葫芦娃(SH605199,前收盘价:9.44元,市值:37.77亿元)及有关责任人予以通报批评,原因在于公司多期财报数据披露不准确,涉及金额大、更正比例高。这一事件不仅对公司的市场形象造成了冲击,也引发了投资者对ST葫芦娃未来发展的担忧。
ST葫芦娃2023年部分销售业务存在提前确认收入、销售价格异常等问题,导致公司相关定期报告披露的财务数据不准确。2023年年报、2024年半年报中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调减9564.64万元、3765.91万元,占调整前金额的比重分别为89.81%、47.82%;利润总额分别调减10846.80万元、4404.49万元,占调整前金额的比重分别为80.05%、46.73%。如此大规模的财务数据更正,反映出公司管理方面存在严重问题。
此外,ST葫芦娃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告显示,公司预计归母净利润0元至1000万元,同比下降75.66%~100%;扣非净利润亏损1200万元至2200万元,上年同期盈利453.09万元。公司仅表示,受行业竞争格局变动影响,销售收入下降导致利润下降,但这一解释显然难以平息市场的质疑。
笔者认为,面对如此困境,ST葫芦娃亟需采取有效措施,重塑市场信任。公司应加强财务管理,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机制,确保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对于已经出现的问题,公司应进行全面自查和整改,及时向市场披露整改进展和结果,以增强投资者的信心。同时,公司需要提升信息披露质量,增强透明度。在财务数据披露方面,应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确保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和及时。对于重大事项和风险因素,应及时、准确地向市场披露,避免因信息披露不充分引发市场误解。
公司还需加强公司治理,优化管理层结构,提升管理层的履职能力和责任心。对于此次被通报批评的相关责任人,公司应采取相应的问责措施,确保管理层能够勤勉尽责,切实维护公司和股东的利益。此外,ST葫芦娃应积极应对市场竞争,提升核心竞争力。在行业竞争格局变动的背景下,公司应加大研发投入,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以增强市场竞争力,实现业绩的稳定增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