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丁文江院士:科创争先,材料与信息学科是关键

9月12日,“2025 Inclusion·外滩大会见解论坛”在上海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丁文江表示,中国科创要在全球竞争中占据主动,必须重视材料和信息学科,二者是硬科技基础。他还介绍了氢的双重属性及产业化痛点。谈及金融助力科技创新,他提出金融科技要减小创新不确定性,关注创新主体,还要找到与科创相匹配的资金。

每经记者 涂颖浩    每经编辑 张益铭    

9月12日上午,以“让新技术不再‘等风来’:科技金融助力新三角循环”为主题,由每日经济新闻与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联合主办的“2025 Inclusion·外滩大会见解论坛”在上海举行。论坛期间,中国工程院院士、轻合金精密成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原副校长丁文江接受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

丁文江院士长期从事先进镁合金材料及加工方面的研究,其研发的镁基固态储氢材料批量制备技术在集成电路产业得以应用,并为中国模式的供氢系统提供了自己的方案。

中国科创要在未来全球竞争中占据主动,最关键的突破点是什么?丁文江在受访时回答了这一问题:中国科创要走到世界前面,必须重视两个学科。一个是材料,一个是信息。这两个学科一个是物质基础,一个是“魂”,否则大量科技能力还是要跟踪模仿。包括软件、新能源、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硬科技,本质上就是这两个学科的不同组合。

丁文江介绍称,氢有两个属性。第一个是作为材料的属性,包括作为化工的还原剂、用于半导体芯片等;第二个属性是氢能,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尚未得到充分推广。氢跟氧一结合变成水,本身产生电这种能源,是没有污染的。在走向市场、成为商品的过程中,还需要在其安全性、成本方面形成社会共识,这是氢从实验室走向产业落地应用的痛点。

在谈及金融助力科技创新时,丁文江表示,在科技创新阶段,金融资金到底该如何进入还处于探索过程中。创新本身有不确定性,而金融对资金安全有确定性的要求。面对这样的天然矛盾点,丁文江提出,金融的本质就是资源配置,要把最好的资源配置到最合适的场合,金融科技实际上要解决两件事。

他进一步指出,一是让创新的不确定性减到最小,也就是要特别关注创新主体的人;二是能找到与科创领域相匹配的资金,比如有经营资金能力、一定管理能力、明白创新方向的企业家投入的资金,而非急功近利的资金。

封面图片来源:主办方供图

责编 张益铭

Copyright© 2014 成都每日经济新闻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90017  

网站备案号:蜀ICP备19004508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20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