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遭境外集中盗刷?涉事银行回应:受外部攻击,已逐一联系受影响客户

近日多名浦发银行信用卡用户反映,其信用卡于9月9日前后在巴西等国被盗刷,很多人从未去过巴西。9月13日,浦发银行信用卡中心称已启动应急响应。9月15日晚,浦发银行表示部分合作银行万事达卡持卡人受外部攻击影响,该行信用卡中心已逐一联系受影响客户。据悉,涉事信用卡多为与万事达合作发行的无价世界卡。

每经记者 宋钦章    每经编辑 廖丹    

近日,在社交平台上,多名用户反映,其名下浦发银行信用卡于9月9日前后在巴西等国家发生未经本人授权的大额交易,即盗刷。而这些持卡人很多并不在巴西,甚至从未去过巴西,不理解为何这笔交易从天而降。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在某社交平台,相关被盗刷者所组成的群聊中,成员数量已超过百名。

9月13日凌晨,浦发银行信用卡中心公告称,该中心已与万事达卡组织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及时发现并阻断了风险。

持卡人小潘(化名)表示,其信用卡的异常交易发生在9月9日,但他当天并没有收到交易短信,直至9月11日才收到入账短信。

亦有持卡人在收到入账短信后联系浦发银行客服,对方给出的回应是:“先报警,保留报案回执。”并表示,“后续相关部门跟进处理会与您联系,且调查过程中您暂时无需承担此笔交易金额,请您放心。如有任何其他情况或反馈,也会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此外,客服还明确,“如果后续调查结果确认为欺诈事件且您不存在任何责任,银行会承担相关欺诈损失”。

9月15日晚间,浦发银行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因受外部攻击,部分合作银行万事达卡的持卡人受到影响。浦发银行卡中心与合作方及时发现、阻断风险并发布公告,全力维护持卡人权益,避免客户承担不应由其承担的损失。我行卡中心已逐一联系受影响客户,做好沟通解释。

从多名持卡人提供的交易信息截图来看,这些异常交易的单笔交易金额多在4900BRL(巴西雷亚尔,巴西流通的主要货币)附近,换算成人民币则约6400元,似乎有意避开5000BRL。从消费的商户类别来看,有的是“二手车经销商”,有的是“就餐场所和餐馆”,还有的是“出租车服务”。

小雷(化名)透露,他一共被盗刷了四笔,均发生在巴西,加起来接近20000 BRL。

记者获悉,此次大规模盗刷事件的涉事信用卡多为浦发银行与万事达合作发行的无价世界卡,也被称为“红沙宣”信用卡。

据了解,红沙宣卡分为新款和老款两种版本,老款主要服务于境外消费。2024年5月,该款卡片迭代为新款的双应用芯片卡,可以同时在境内境外使用。

不少涉案持卡人表示,他们持有的是老款红沙宣卡。

据悉,相较于过去的磁条卡,芯片卡在技术原理上被认为相对安全,原因是磁条卡上的磁条信息更容易被复制。

中国银行业协会此前发文提示,银行卡被盗刷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持卡人卡片被侧录、个人信息资料泄露或不当用卡。消费者要提高交易安全意识,通过正规渠道办卡用卡,不轻易将个人资料转交他人代办。坚决不向他人转借或出租自己的信用卡、储蓄卡,以免被不法分子利用产生不良后果。在刷卡时,不要让卡脱离视线范围,留意刷卡次数,使用后及时收回。对废旧或不再使用的银行卡,要及时办理销户,不随意丢弃。

此外,网络支付在给生产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伴随着一些风险。不法分子非法获取持卡人的网络交易身份识别信息、交易验证信息,就可能实现盗刷。消费者要保护金融账户的登录密码、取款密码和验证码等个人信息安全,不向第三方提供。同时,注意辨识网络服务渠道的真实性,避免信息被不法分子通过“钓鱼”手段窃取,比如对陌生来电、短信和不明链接保持警惕,不下载非官方App,不在不安全的网络界面或者网络环境中登记身份证、银行卡、密码、验证码等个人信息。


封面图片来源: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操作演示 摄

责编 廖丹

Copyright© 2014 成都每日经济新闻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90017  

网站备案号:蜀ICP备19004508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20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