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超4.46万家医疗机构仍难破盈利困局,健康160递表三次终迎港股IPO
每经记者 黄婉银 每经实习记者 李旭馗 每经编辑 袁东
历经三次递表,数字医疗服务平台健康160国际有限公司(HK02656,以下简称“健康160”)终将于9月17日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申万宏源香港与清科资本担任联席保荐人。这家由前医院信息科主任创立的互联网医疗企业,在创立20年后终于迎来其在资本市场的关键时刻。
此次IPO(首次公开募股),健康160每股定价14.86港元,每手250股,计划全球发行3364.5万股,其中10%为香港公开发售。在认购阶段,健康160在富途平台获504.84倍认购,预计申购倍数达899.49倍。
公告显示,健康160预计募资约5亿港元,约40%将用于扩大医疗资源覆盖及增加平台流量,30%投向研发能力强化,剩余资金用于产品拓展、战略并购及营运等。
挂号平台起家,现七成收入靠“卖药”
健康160的上市之路可谓一波三折。该公司曾于2023年12月与2024年10月两次提交港股上市申请书,但均告失效。2025年6月,公司第三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最终通过聆讯。
根据招股书披露,截至2025年3月31日,平台已连接超过4.46万家医疗健康机构,包括1.44万家医院(含3430家三级医院),与超过90.23万名医护人员建立合作关系,注册个人用户达5520万,平均月活跃用户达330万名。
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按2024年通过平台挂号数量、截至2024年底合作医院数量、截至2024年底接入平台的医护人员人数等指标计算,健康160均是中国最大的数字医疗健康综合服务平台。
然而,亮眼数据背后,盈利难题始终未解。财务数据显示,2022年、2023年、2024年以及2025年前3个月(以下简称“报告期内”),公司收入分别为5.26亿元、6.29亿元、6.21亿元以及1亿元,同期公司净亏损分别达1.20亿元、1.06亿元、1.08亿元、1712.8万元。健康160方面对此解释称,这是由于公司正处于开发产品及服务、扩大医疗资源以及增加平台流量的阶段,因此于业绩记录期间产生了大量的成本及费用。
值得注意的是,原本以预约挂号业务起家的健康160,于2016年推出医药健康用品零售业务,并于2018年推出医药健康用品批发业务后,公司收入结构发生了根本性转变。报告期内,医药健康用品销售业务收入占比分别达73.2%、71.7%、68.7%、66.9%,而数字医疗健康解决方案收入占比虽小幅提升,但始终未超过35%。
而医药健康用品销售业务虽然撑起了营收规模,但毛利率持续走低,从2022年的4.1%降至2024年的1.4%。健康160在招股书中对此解释称,与零售模式相比,批发模式的特点为毛利率较低,但每份订单的采购量较大。
作为起家业务的数字医疗健康解决方案板块则表现相对稳定,一直维持超过70%的高毛利率。
曾登陆新三板,不足3年便摘牌
公开资料显示,健康160创始人罗宁政于1973年出生,据称兼具摇滚乐迷与信息技术工程师的双重特质。罗宁政于1992年考入大学计算机系,在校期间痴迷摇滚乐。
1996年大学毕业后,罗宁政到桂林工学院(现称桂林理工大学)任教,1998年辞去教职来到深圳,随后进入医院信息科工作。2005年,在互联网蓬勃发展的大潮中,他在深圳创立宁远科技,即健康160的前身。
公司最初主要为医院提供软件业务,直到2010年才上线挂号业务并正式推出就医160(曾用名)平台。彼时正值各大医院刚开始接受网络预约挂号的时期。就医160平台接入的医院和服务患者快速增长,2011年更获得深圳卫计委授权,成为深圳市统一挂号平台。
2015年12月15日,宁远科技登陆新三板(曾用代码:834750),成为“互联网医疗第一股”,迎来高光时刻。但是2018年,宁远科技从新三板摘牌,罗宁政表态次年将启动IPO,随后迈出赴港上市第一步。
近年来,公司持续拓展业务边界。2021年健康160平台取得互联网医院执照,2022年推出在线管理平台160云医院。2023年,公司与一家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技术基础设施和智能设备供应商达成全面合作协议,在其开发的所有智能设备的服务网络中正式推出健康160手机应用程序。在招股书中,健康160将这一合作纳入公司的业务里程碑。
明日(9月17日),健康160将正式登陆港交所主板,成为港股互联网医疗板块的新成员。这家成立二十年的互联网医疗企业能否讲出新的增长故事,值得市场持续关注。
封面图片来源: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文多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