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晨鸣寿光基地已全面复工 但行业供需矛盾和产能闲置仍拖慢复苏脚步

9月15日消息,深陷困境的造纸巨头ST晨鸣在地方政府与金融机构支持下,寿光基地已全面复工,黄冈基地、江西基地二厂维持正常生产。然而,江西基地一厂、吉林基地、湛江基地仍停机检修。目前,造纸行业供需矛盾凸显,ST晨鸣管理层认为,中长期在政策引导下,造纸行业落后产能将加速出清,市场集中度有望提升。

每经记者 彭斐    每经编辑 董兴生    

深陷困境的造纸巨头ST晨鸣(证券简称“晨鸣纸业”000488.SZ,股价2.21元,市值65.01亿元)迎来一丝曙光。

9月15日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显示,在与国海证券、民生加银基金等机构的现场交流中,ST晨鸣方面透露,在地方政府与金融机构的强力支持下,其五大生产基地中的寿光基地已全面复工,黄冈基地、江西基地二厂也维持正常生产。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复工复产为公司“自救”注入了关键的流动性。然而,“破冰”背后,ST晨鸣的复苏之路依旧布满荆棘。

在ST晨鸣的五大基地中,江西基地一厂、吉林基地、湛江基地目前仍处于停机检修状态。更严峻的是,公司头顶的ST“帽子”仍未有明确的摘除时间表,其背后是部分基地停产、非标审计意见等一系列棘手问题。

而在外部,整个造纸行业近年来新增产能集中释放,终端需求却显疲软,供需矛盾日益凸显。面对内外交困的局面,ST晨鸣能否借助此轮复工的契机,成功穿越周期,仍是市场关注的焦点。

ST“帽子”难摘,债务与产能双重承压

对ST晨鸣而言,获得宝贵的喘息之机并不意味着高枕无忧。公司当前面临的最直观困境,便是股票简称前的“ST”标识,以及背后反映出的严峻经营难题与沉重债务负担。

根据ST晨鸣相关负责人在投资者关系活动上的回复,公司股票之所以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主要源于两大因素:其一,公司旗下部分生产基地陷入停工停产;其二,公司2023年的年度财务报表审计报告及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均被出具“非标”意见。

当被问及何时能“摘帽”时,ST晨鸣方面称,“待上述导致公司被实施风险警示的因素消除后,公司将按照相关规定及时向深交所申请撤销其他风险警示”。

这也意味着,只要还有生产基地未恢复正常运营,或内部控制问题未能得到解决,ST晨鸣的“帽子”就难以摘除。

与“戴帽”问题构成一体两面的,是公司的债务难题。为了化解债务危机,ST晨鸣正在从四个层面展开自救:一是在债委会推动下,绝大多数金融机构已同意展期、降息,目前已降低财务费用约7亿元,下一步将继续与非金融机构洽谈展期、降息,进一步降低财务负担;二是加快处置非主业资产,回笼资金用于补充流动性;三是加大应收款项清收力度;四是依托复工复产后经营性净现金流,持续压缩债务规模。

不过,ST晨鸣债务问题的解决最终依赖经营全面恢复,而产能闲置正是当前最大的掣肘。

在回复投资者问题时,ST晨鸣方面表示:公司有寿光、湛江、黄冈、江西和吉林五大生产基地,目前寿光基地已全面复工复产,黄冈基地、江西基地二厂正常生产。

值得注意的是,江西基地一厂、吉林基地以及重要的湛江基地,仍然处于停机检修状态。公司虽表示“争取尽快恢复生产”,但未给出明确的时间表。

对于是否考虑减少白卡纸产能的提问,ST晨鸣方面称,公司目前共有三条白卡纸产线,江西二厂主要生产扑克卡,盈利稳定;寿光四厂计划生产高附加值的铜版卡、游戏卡、食品卡等,进一步提高盈利能力;湛江四厂待复工复产后,主要通过降低自制浆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等措施压降成本,提升盈利空间。

供需矛盾凸显,政策驱动或成破局关键

除了自身面临的困境,ST晨鸣还必须应对整个造纸行业共同的挑战。近年来,行业性的产能过剩与需求不振,使得造纸行业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

在与投资者交流时,ST晨鸣方面坦言,近年来造纸行业新增产能的集中投放,与终端需求的支撑减弱形成了鲜明对比,导致市场供需矛盾异常凸显。

记者注意到,这不是ST晨鸣一家企业面临的问题,而是全行业共同的痛点。

在2025年半年报中,ST晨鸣提到,2025年上半年,我国造纸行业新增产能陆续投放,供应量持续增加,供需结构性失衡态势延续,文化纸、白卡纸等机制纸产品市场价格跌势明显。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2025年1—6月,全国规模以上造纸和纸制品业的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3%,而利润总额更是大幅下滑21.4%。对ST晨鸣这样的企业而言,即便能够全面复产,也必须直面市场价格战和盈利空间被严重挤压的现实。

不过,ST晨鸣管理层对行业的中长期发展依然保持谨慎乐观。ST晨鸣方面认为,中长期来看,在“双碳”战略目标深入推进和“反内卷”政策持续发力的双重驱动下,叠加国内大循环体系不断完善和内需市场逐步回暖,造纸行业景气度有望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发展绿色纸业已成为行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方向。2025年5月开始实施的新国标(《制浆造纸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强化了对各纸种的能耗限制,这将显著增加落后产能的环保成本,从而加速高耗能、低效率设备的淘汰出清。同时,中央层面明确提出“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这被市场解读为对行业“内卷”乱象的纠偏信号。

ST晨鸣方面认为,在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的共同作用下,造纸行业的落后产能将加速出清,供给侧将迎来深度调整,市场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

封面图片来源:视觉中国-VCG41N1446647763

责编 董兴生

Copyright© 2014 成都每日经济新闻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90017  

网站备案号:蜀ICP备19004508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20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