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热评丨如何做好一份“虾仁炒蛋”?吃谁的饭应该是学生说了算!
据媒体报道,9月15日,上海部分家长在社交媒体上反映孩子学校午餐中的虾仁炒蛋被紧急停供。提供该套餐的企业上海绿捷称,有学校反映虾仁有细沙,将加强监管。校园餐需安全健康且营养,外包后更难实现这一目标。应从学生需求出发,将学生满意度作为招标及合同履行关键指标,重构评价和招投标机制,建立学生评价机制,反推合同条款制定。
每经评论员 杜恒峰
据媒体报道,9月15日,上海部分家长在社交媒体上反映称,孩子学校午餐中的虾仁炒蛋被紧急停止供应,引发关注与讨论。提供该套餐的企业上海绿捷回应称,有学校反映虾仁里有细沙,“不是所有批次都存在问题,不存在别的食品安全问题,因为我们也留样了”。同时该企业表示,将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并深刻反思。
校园餐需要确保餐食安全、健康,还要让尽可能多的孩子摄入足够的营养,这并不是一个容易实现的目标。如果校园餐由外部企业供应,链条拉长之后,实现目标就更加困难。
事实上,家长们对于上海绿捷餐食质量的非议之声早已有之。在社交媒体上,部分家长向主管部门投诉,要求更换配餐公司。天眼查数据显示,今年8月,上海绿捷中标多达27次;另有一份2024年1月份的公开资料显示,彼时上海绿捷的业务覆盖上海全市16个区的500多所中小学、幼儿园,日供餐超过50万份。
出现问题,就应追溯源头,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校园餐的服务对象是学生,好不好理应是学生说了算。校园餐的起点则在招投标,笔者认为,从招投标到此后的合同履行,只有将学生的满意度作为最关键的考察指标,才能让校园餐真正服务好学生的健康成长。
从上海部分学校配餐招标公告来看,核心条款包括三条:一是最高投标限价,餐标15元/人,投标报价超过项目最高投标限价的,视为无效投标;二是服务期限,自合同签订之日起一年;三是净利率不超5%。
鉴于上海的物价水平和人工成本,15元/人的餐标并不高;签订一年期合同且要求的净利率上限较低,企业很难从长期经营的角度全力提升服务质量。这样的招标条件显然是从管理者的视角制定的,那如果要让学生们去设定招标条件呢?他们的要求可能是这样的:健康、好吃。
校园餐可以外包给企业,但责任不能外包,管理者应当对校园餐进行严格的日常监管。校园餐不仅要守住安全底线,还要确保餐食能满足学生健康成长的需求。比如,从社交媒体反馈的情况看,有家长反映油炸食品比例偏高,鸡鸭类肉食占比过大。鉴于此,校园餐的评价和招投标机制需要被重构,管理应当更精细。
比如,校园餐应当建立学生评价机制,由学生打分,打分结果反馈给配餐企业,企业据此进行调整,调整不到位,就应考虑解除合作。餐食如果不好,被丢弃的比例会更高,这一比例也可以被列为对配餐企业的考核指标。同时,该数据还可以在全市或者更大范围内进行横向对比,如果发现某个企业的相关比例显著偏高,那也应当及时作出处置。校长和家长陪餐制度要讲求实效,能每天执行就应该成为日常事项,若不能做到每天执行也应采用随机的方式,以避免出现有些家长反映的“陪餐那天饭菜就比平时要好吃一些”。
评价机制的调整,可以反推至招投标和合同条款制定。比如,餐食被丢弃比例过高的企业不得参与投标或者予以减分。招投标合同的重点在食品安全,餐食的可口程度不在合同范围内,是否可口本身也缺乏客观标准,有了学生的打分机制并将其列入合同之中,和企业解约也就有了依据,由此引发的法律纠纷也会少很多。对于中途解约的情况,可以借鉴医药集采的办法,即设置第二中标企业,作为第一中标企业的备选,一旦后者被解约,第二中标企业能够及时补位,确保餐食供应不中断。
当然,更高的要求也意味着企业要付出更高的成本,有利润企业才会积极参与招投标。因此,餐标应当充分考虑市场实际情况,确定一个科学合理的标准。餐标提高若能换来餐食质量的提升,且定价仍是普惠性的,那相信家长们会接受。如果业务更有持续性,企业也就更愿意长期投入,将产品做好、流程做细。因此,一年期的合同期限可以适当延长,在解约条件更严格、细致的情况下,不用担心企业赖着不走。对于学生评分、餐食丢弃比例低的企业,在其投标时可以加分,以推动其续约,形成优质优价的良性循环。
上海绿捷的“虾仁炒蛋”风波,是重新审视校园餐的好机会。学校餐食在引入市场机制的同时,不能简单放任自流,让它自己监督自己。要真正提高餐食质量,必须要将学生的需求放到首位,吃谁的饭由学生说了算。管理者不能仅从自己的视角出发,只解决“有没有”的问题。让学生的评价成为筛选配餐企业的核心指标,在此基础之上细化管理方式,这些措施不存在难不难的问题,只有管理者愿不愿的问题。
封面图片来源:每经原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