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成都做“潮玩”:制造快乐,无需加班
对于大众而言,潮玩很“火”,是一个能提供“情绪价值”的物品。而实际上,这门生意的内核,远比“贩卖情绪”要复杂得多。本期《文创微光》,记者对话黑玩HEYONEIP品牌部负责人Yuki,在东郊记忆的黑玩2025嘉年华现场,从那个散发着Z世代热情的空间里,探寻属于“成都潮玩人”的故事。
每经记者 石普宁 每经编辑 唐元
在成都做“潮玩”,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工作地点位于浣花溪畔的她,或许给了我们一个参考答案。
作为黑玩HEYONE(下称“黑玩”)IP品牌部的负责人,Yuki在这里找到了让无数打工人羡慕的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她的工作节奏“紧凑,但不慌张”——从容的掌控感和成都的烟火气,共同融入日常。
从北京到成都,Yuki有了更多属于自己的“六点后时光”。“以前回到家基本就是吃饭、刷手机、睡觉,我当时真的不知道,晚上六点以后,生活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她回忆道。
从被工作填满的惯性中“抽离”出来,Yuki放弃了北京头部潮玩公司的工作,来到成都,她的理由有两个:一是与成都的“契合”,二是与黑玩的“邂逅”。
本期《文创微光》,我们与Yuki相约在东郊记忆的黑玩2025嘉年华现场,从那个散发着Z世代热情的空间里,探寻属于“成都潮玩人”的故事。

潮玩IP的“翻译官”:捕捉社会情绪
“其实大家可能很少有机会,能看到我们全系列的IP和产品。”站在布展现场,Yuki不时侧身为来来往往的同事腾出位置。
对于大众而言,潮玩很“火”,是一个能提供“情绪价值”的物品。而实际上,这门生意的内核,远比“贩卖情绪”要复杂得多。
“我们更像一个‘翻译官’。”Yuki这样定义自己的角色。
这项“翻译”工作,始于对社会情绪的捕捉。比如,当设计师交出主打“鬼马少女”形象的“33R3NA”原型时,Yuki和团队要做的,就是将这种抽象的调性,注入能与年轻人共鸣的故事中。
“我总是保持微笑,大家都说我很乖巧。真正的我其实躲在右心室里,透过窗户偷偷观察这个世界。”两个月前,黑玩在官宣这个新IP时如此描述道。
“对现在的年轻人而言,单一的‘可爱’或‘傲娇’设定很难完全契合他们复杂的情感,”她解释道,“所以‘33R3NA’会被设定成一个不完美的实验品,她有奇思妙想,会犯点小错。这会让大家觉得,‘我也可以是这样不完美的女孩’。”

事实上,与所有内容产业一样,在潮玩行业中,IP的情绪内核最终必须经由具体的产品设计、材质、工艺和营销语言,被精准地“翻译”出来。而其中的关键在于,用理性的手段,去包裹感性的内核。
情绪消费市场如同一片广阔却善变的大海。如何让自家的潮玩IP成为社交圈的“硬通货”?Yuki给出的答案是:硬实力。
以黑玩新品“啦呜”的诞生为例:这是一款旨在填补市场空白,推出的介于昂贵高科技玩具和普通毛绒挂件之间的百元级“陪伴型”产品。“我们想,能不能做一个既是时尚挂件,又能提供情绪互动的入门级产品?”
在设定的世界观中,团队没有创造一个孤立的角色,而是构建了一个名为“啦呜”的“种群”,它们来自“绒毛星”,身份卡上甚至留有给主人命名的位置,这让一次性的购买,变成了长期情感的链接。
从始至终,“翻译官”们都在用科学的方法论,去干“情绪化”的事。我们不会直白地说‘毛料升级了’,”Yuki说着,嘴角泛起一丝笑意,仿佛在分享一个行业秘密,“而是会引导大家关注毛绒本身,比如它的手感是‘非常狂野的’,或者摸上去‘像在摸自己的小猫咪一样治愈’。”她的语调变得轻快,“传统产品可以说‘100%桑蚕丝’,但我们不能。我们要让用户‘感觉’到丝滑。”
成都Vibe:紧凑但不慌张的“能量守恒”
采访当天,成都的秋雨渐息。位于东郊记忆的黑玩2025嘉年华布展现场,空气中弥漫着庆典开启前的紧凑感:有人在打电话紧急沟通,有人跪在地上小心翼翼地确定玩偶的摆放位置,还有人在想办法清理角落的少许积水……
“我们内部的决策链非常快,不是那种层层汇报式的。”这种“紧凑但不慌张”的从容,似乎不仅仅属于黑玩,更是成都这座城市文化创意产业的一种集体Vibe(氛围)。
近年来,成都的数字文创产业正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出圈”,不仅诞生了《哪吒》《王者荣耀》等现象级IP,也涌现出诸多“不内耗、做自己”的脱口秀演员,让成都收获了“脱口秀第二高地”的称号。
这里的创作者,似乎总能在一种相对松弛的城市肌理中,酝酿出极具爆发力的创意产品。
黑玩团队,就是观察这种氛围的微观样本之一。坐落于杜甫草堂旁的浣花溪畔,黑玩用“最潮”的方式讲述属于自己的“凡尔赛”式工作节奏。

Yuki告诉我们,午休间隙,她和同事可以溜达到公园里散步,园区里还有猫狗自由“串门”,“肯定比在CBD的大楼里好很多。在这里,你会很容易松弛下来。”
Yuki已然过了初到成都的“茫然期”,如今的她更加专注于对生活可能性的探索,“下班后约朋友吃个饭,或者去逛逛有意思的展览和市集。”
“做潮玩的人需要感性,需要共情。当你能体验到更多生活的时候,工作中才产生更多创造力。”Yuki总结道,“这里既有生活的输入,又有能量和想法在工作中的输出,这种感觉非常好。”
这种平衡,最终形成了一种奇妙的“能量守恒”:潮玩,一定程度上作为回应当代年轻人生活焦虑的“产物”,有着巨大的市场空间。而与之相对应的,在创造潮玩最前端的那群人,他们也许是最懂拿捏生活与工作“快慢”的人。
浣花溪畔,他们不仅是创造“潮玩”的人,更是最懂“潮玩”的人,在紧凑与松弛之间,他们读懂了潮玩的成都“守恒定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