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预定利率下调影响 人身险8月单月保费增长接近五成

受预定利率下调影响,人身险8月份保费大增。保险业8月实现原保费收入5914亿元,同比增长35.61%。其中,人身险原保险保费收入4796亿元,同比增长47.25%。《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跟代理人交流中也发现,受预定利率下调影响,8月份保险代理人业务繁忙,出单量也在提高。“8月保费肯定跟预定利率下调有关。”

每经记者 袁园    每经编辑 陈星    

日前,金融监管总局发布今年前8个月保费数据。数据显示,我国保险业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4.8万亿元,同比增长9.63%。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万亿元,同比增长3.65%,人身险保费收入3.8万亿元,同比增长11.32%。

值得一提的是,受预定利率下调影响,人身险8月份保费大增。保险业8月实现原保费收入5914亿元,同比增长35.61%。其中,人身险原保险保费收入4796亿元,同比增长47.25%。

对此,业内分析称,市场保险需求依然旺盛,以及9月预定利率下调推动人身险需求提前释放,是人身险保费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

前8月保险业经营情况 图片来源:金融监管总局

8月人身险保费大增近五成

今年初,保险行业保费曾陷入负增长,但自3月份起,随着人身险保费探底回升,保险行业原保险保费收入重回正增长,且增速逐步扩大。

数据显示,保险业8月实现原保费收入5914亿元,同比增长35.61%,增速较7月提升15.9个百分点。其中,人身险原保险保费收入4796亿元,同比增长47.25%,环比增速提升21.2个百分点。分业务来看,寿险保费在8月人身险公司保费增速中扮演了较为重要的角色,8月单月寿险保费收入3985亿元,同比增长61.5%。

8月寿险保费高增跟预定利率下调有关。7月25日,人身险预定利率公布下调,普通型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研究值为1.99%,为动态调整机制实施后的首次触发下调,随后部分险企公告于9月1日起不再受理超过上限的投保。“受预定利率下调预期驱动,‘抢停售’效应带动8月寿险保费收入较 7月进一步走强。”民生证券分析称。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跟代理人交流中也发现,受预定利率下调影响,8月份保险代理人业务繁忙,出单量也在提高。“8月保费肯定跟预定利率下调有关。”有业内人士在跟《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交流时表示,大部分产品都在停售,也带动了消费者的一些热情。

从产品结构来看,分红险是人身险机构当前的主推产品。“在存款利率与理财收益率持续下行的背景下,具备‘保障+收益’属性的分红险产品相对吸引力提升。”民生证券分析,后续在利率中枢下移与分红回馈稳定的共同作用下,寿险负债端稳增长的趋势有望延续。

业内:预计后续保费增速会逐步回落

8月保费的高增也让从业者对后续保费数据的走向产生担忧。东吴证券表示,9月以后保费增速预计将逐步回落。预计在预定利率调整后,未来新业务结构或将加速转向分红险,看好行业负债成本的持续优化。

“8月份的产品切换必然会影响到后续的保费走势,比如明年的开门红。”上述业内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产品利率切换之后,很多公司已开始准备2026年的开门红,包括产品和人员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也在社交平台上看到关于2026年开门红产品的介绍和宣传信息。从这些产品信息来看,分红险是主推的产品之一。以某机构的2026年产品计划为例,其主打的寿险产品就突出浮动利益优势,宣称在当前利率走低的市场环境中,既为客户守住了财富安全底线,又提供了享受未来收益上升的可能性。

慧择保险经纪保险产品总监叶鹏程此前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低利率环境下固收产品不可持续,保险行业向分红险转型是必然。一方面,监管机制的设置让分红险具有更多的优势,比如红利来源于保险公司实际投资收益率和预定利率的差额,保险公司分配给保单持有人的比例不低于可分配盈余的70%。

另一方面,从定价角度来看,分红险具有必然性逻辑,例如传统险预定利率2.5%,保险公司给到客户的收益率无法突破2.5%,分红险预定利率2.0%,按目前市场上最高红利演示利差水平不超过(4.5%-预定利率)×70%,加上预定利率2.0%后演示利率最高大约也就是3.75%。从专业角度计算,分红的收益预期更有优势,能更好地穿越周期且分享获取更好的收益回报。

封面图片来源:视觉中国-VCG211223117604

责编 陈星

Copyright© 2014 成都每日经济新闻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90017  

网站备案号:蜀ICP备19004508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2025号